作者:丘濂
2018-02-22·阅读时长1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907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鳟鱼河”渔村的码头 )
鳕鱼制品:旧时代的印迹
我们到达这个叫“鳟鱼河”(Trout River)的渔村是早晨7点钟。渔民乔布瑞克和他的伙伴们早已经等得不耐烦了。这让我没敢告诉他们其实是薄雾缭绕的山间清晨景色太美,我们一度停车拍照的缘故。“我们一般6点就会出海,因为那时风小。”布瑞克说。他带有浓重的英格兰口音,祖先正是那里的移民。“不过最近的天气不能比今天再好了。”港口跳动的金色波光映衬在他皴红的脸颊上,他的表情也舒展开来。
这天我们要去捕鳕鱼。1992年,鳕鱼资源濒临消亡,加拿大政府颁布了纽芬兰渔场鳕鱼的“禁渔令”。渔民们最初对“禁渔令”的心理预期只是两年,没料到一直都没再重新开放。如今在纽芬兰,鳕鱼只允许三种形式的捕捞:仅供当地需求的商业捕捞;一种每次只限垂钓5条的游钓;还有一种就是布瑞克和怀特所在的“哨兵项目”(Sentinel Program):定期捕捞并将观察结果向渔业主管部门汇报,由此监测鳕鱼数量的恢复情况。“我们1994年参加了这个项目。那时村里的人都不知道这个项目是做什么的,有没有报酬。我们不在乎这些,仅仅就是想回到那种整天都在水上的日子。”布瑞克说。
发表文章128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1483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毕业于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专业。美食、传统文化和城市话题爱好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