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焱
2018-02-22·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013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莫奈在创作他的名画《睡莲》(摄于1920 年) )
“印象派”的名字,来自1874年4月15日几个无名艺术家的联合展览,莫奈一幅题为《印象日出》的画,已经被艺术史反复描述过了。比较被忽略的细节大概只有一个,那就是展览地点。展览当时借用他们一个摄影师朋友的工作室:卡普辛大街35号,纳达尔照相馆。这位纳达尔(Nadar)是法国照相术先驱,后来又痴迷飞行梦,1858年他曾异想天开地将照相机装在热气球上拍下一套巴黎鸟瞰图,算是今天所说的航天摄影先行者。他也是法国“科学幻想之父”凡尔纳的好友,凡尔纳写作《从月球到地球》、《征服者罗比尔》,里面航天狂人身上都有他的影子。串联这些细节我们可以看到,印象派在19世纪最后30年里出现并非孤立。那时期的法国正向现代转型,艺术和科学、文学、哲学、工业技术、社会生活一样,处在一个以激情和想象酝酿变化的阶段。
印象派从边缘到主流,实际上就参与并见证了法国社会这个变化过程。那个时代的法国新兴资产阶级以及中产者,在文化上激烈反对旧式贵族趣味,想要自由追求自己的文化权利和生活空间。在文学领域和印象派两相呼应的是作家左拉所代表的自然主义,在哲学认知方面,不能否认德国人胡塞尔时髦的现象学对印象派的影响,至少在一些研究者眼里,印象派是“一种接近现象学的绘画”。哪些人可以算是印象派画家?比较通俗的解释是:对主题特别是重大主题的拒绝,致力于光的表现、色彩的分割和对现实的自主观点。但一位名叫埃米尔布莱蒙的人却找到一种从哲学认知也就是世界观出发的分析角度,他认为,印象派画家都在以不同的绘画手法朝向同一个目标,即以“毫不妥协的绝对真实、概括和单纯的方式,表现现实在各个方面给他们留下的印象”。
如果以参加第一届印象派画展的名单来排列,印象派包括莫奈(Claude Monet)、雷诺阿(Pierre August Renoir)、巴齐耶(Frederic Bazille)、毕沙罗、西斯莱(Alfred Sisley)、德加(Edgar Degas)、塞尚(Paul Cezanne)和莫里索(Berthe Morisot)。在后期,后印象派里则有高更(Paul Gaugin)、修拉(George Seurat)、西涅克(Paul Segnac)等人。以新鲜且不拘于形式的手法绘画日常生活,这种观念让他们的画作既成为艺术革命的表达,也是对19世纪晚期法国生活方式和审美的呈现。在这些画里,可以看到当时流行的一些日常生活场景,比如郊游、野餐、露天音乐会、赛马场、小酒馆、马戏、餐厅、咖啡馆,这些都为后人确认法国文化特质提供了图像“现场”。印象派绘画的明亮和色彩,则在19世纪行将结束的时候,将革命的、崇尚英雄主义的法国在视觉审美上演变为一个浪漫法国。
发表文章58篇 获得3个推荐 粉丝2126人
《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