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音频脱口秀:“自媒体”时代的可能性

作者:周翔

2018-02-22·阅读时长12分钟

718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433个字,产生1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网络音乐广播电台“糖蒜广播”创始人何淼

音频的潜力

不到一年之前,窦超还只是南京一家4S店的员工。当他开始尝试用家里10块钱的麦克风录一档关于汽车的谈话节目时,他没有想到此后“三刀”这个名字在网络上将会比他的真名响亮得多——如今“三刀”已经变成了挺有名的“百车全说”电台主播。这次尝试可以说起源于偶然。“每天开车上班40分钟听广播,25分钟都是广告。后来我发现了喜马拉雅电台,提供各种音频下载或在线收听,觉得挺好。”“喜马拉雅”提出人人都可以当主播的概念,觉得自己口头表达一向不错的窦超动了念头。他平时就喜欢看“百家讲坛”“晓说”“罗辑思维”一类的节目,对于说话挺有兴趣,加上在南京师范大学时曾在校园广播台做节目,对于基本的录音知识和软件使用有所了解,于是决定自己也来开个网络私人电台节目试试。“我想那我说什么呢?我对车比较了解,那就说说车吧!”

2014年2月份,窦超开始尝试录第一期节目。录音就在家里,孩子的哭声、窗外的噪音、火车经过的声音,统统变成了吵吵嚷嚷的“背景音乐”。他不太在意,只是对讲的内容比较有要求。“一开始试过写好稿子或者大致提纲照着念,但发现不适合我,总是很别扭。于是干脆就一个主题,没有稿子随便说,反而发挥得很好。”说话的内容来自工作中的各种见闻。在4S店干了七八年,他做到了销售主管,一个团队每天接触大量的客户,攒下了一大堆故事,同时还有他对于车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窦超把节目传到了喜马拉雅的平台上,那时候他想起来录一期就录一期,有时每天都更新,有时好长时间都没动静。但出乎意料的是,节目却火了起来。“我最开始想收听人数有几千就差不多了,可没想到,不到30期节目,收听次数就超过了100万。”窦超由一个纯粹的“草根”主播,引起了喜马拉雅的注意。

文章作者

周翔

发表文章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96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声音的生意

脱口秀立足之道

161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