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平台在创办“荔枝”之初,魏雷和他的伙伴就很明确,他们的定位是“播客”。他们提出了“轻电台应用”的概念,想要把荔枝打造成一个风格化的聚合平台。为了尽可能降低录制节目的门槛,他们花了相当多的时间在录音工具的研发上。“我们是用算法来做录音同期的降噪和声音优化,做一些声音曲线定向的捕捉和声音效果的还原。比如你声音不够厚实,有毛边儿,在后台就给你修掉了。”魏雷说。录音工具的应用性提高了手持设备录音的效果,而在处理声音的机制之外,他们还尝试在软件中添加插入音乐以及简单的剪辑功能,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录音的成本和技术门槛。此外他们还考虑到了在使用时的流量成本问题。“在流量资费比较敏感的时候,荔枝的音频和解码技术能做到每小时在线收听成本是消耗6MB左右,如果在Wi-fi环境下则提供高音质版,这样来降低使用的资费门槛。”

08-11 22:22

0人推荐

0人转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