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在寒冷的江南吃顿饱满的早餐

作者:王恺

2018-02-22·阅读时长3分钟

732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971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摄影 / 顾忆

小城市不像北京、上海,到了春节,外来的民工像候鸟到了秋天一样黑压压飞走,只剩下封闭的早点摊,冰冷的炉灰,每年的电视新闻都有常规的春节期间如何解决市民早餐的新闻报道,到了正月十五才能缓和——小城市的早点摊就是街坊四邻的摊子,关不了两天,可能初二初三就开张了,那些熟悉的水蒸气后面的面孔,表情平实,又开始了一年的忙碌。一年又一年的没有变化,仿佛天生他们就在那里似的。

我们去嘉兴寻找江南的早点,本来是奔粽子去的。中国多数城市是端午才吃粽子,可是杭嘉湖平原不同,一年四季都吃,到了春节也不耽误。大概江南还是温暖,即使是冬日,也能获得新鲜的箬叶,越到了食物体系丰厚的春节,粽子越是简单,很多地方就是白米粽的天下。也对,江南人家的大灶上往往炖着大锅的腊笋烧肉干菜烧肉鲞烧肉,随便在锅里一搅,就能拿出一块颤微微的五花肉和白米粽一起吃下去,粽子是提前包好的,一大串,放在寒冷的户外,也不会坏。

驰名的五芳斋就在嘉兴。可是去了才意识到,我们对粽子的想象未免有点过于农业社会了。现在的五芳斋早就工厂化了,全部是流水线作业,就算还保留了手工的形态,可是一旦真空冷冻之后,也只有千篇一律的快餐食物味道,显然不是能留下美好印象的早餐。于是改换门庭,继续寻找合宜的早点。

文章作者

王恺

发表文章39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87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最想念的年货 | 2015

心意、食材和美味地理

182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