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孤独的年

作者:唐克扬

2018-02-14·阅读时长4分钟

2001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438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插图/陈昕

除了有一次“意外”,我已经将近20年没有过中国年的经历了——准确地说来,是将近20年没有在国内过春节。在美国过年,那也就基本等同于没有“年味儿”。

国外有另外一种“年味儿”,是从感恩节开始的“假日季节”(holiday season)。很奇怪他们的“年”的表达方式,是如同胜利大逃亡一般的,大都会的忙人,过年时都“春运”回了来处,一下消停了许多,从烟花绚烂归于寂静平淡。换句话说,我看到的,或是实实在在感受到的是,越是过年反而越是冷清。

这冷清,当然,一部分得“归功”于我所生活的高纬度地区,在于它的气候,一旦到了新年时分,世界多半白雪皑皑,天气严寒,开车经过城市或者城市的郊区,一眼望过去路上看不到几个人。尤其是在晚上去朋友家拜访,只凭着一通电话后记下的薄薄纸条上的一串数字和字母,就要穿过大片银色的林莽,黑黝黝望不到头的山野……那时候还没有智能手机,不方便和朋友电话里核实,当然也无法收取电子邮件,于是不禁怀疑自己走错了路?但是与此同时,只要准确地抵达某个指定的地址,哪怕一切再不熟悉,房子外表的模样和设想的有多少差别,一旦敲开门进去,又定能看见张张熟悉的笑脸,如约而至的庆祝,很少被“忽悠”。我感到,那像是漫长的太空飞行之后,突然抵达了母港的蔚蓝星球,不知哪个按钮按下,门前突然亮起了节日的彩灯,这温暖的灯火映着屋里说说笑笑的脸,与广大的黑暗形成戏剧性的反差。

这背后当然还有更本质的原因。在那个社会结构中,我,一个外国人,一开始所看见的只是汪洋之中的孤岛。学校是我最先接触到的,也是唯一的港湾,在那里的老师学友,比一般的大众更“国际化”,更能成为你精神的泊岸,一旦偏离这条惯常的航路,你就进入了异国文化的远海。一开始,迷路是很可怕的一种经验,它使你第一次意识到“陌生”的存在,比语言的障碍更难逾越:人,脱离了强迫性的热闹和自发的聚团,终有可能是孤独的。

糯米糍c甜烧白 4人推荐

文章作者

唐克扬

发表文章36篇 获得8个推荐 粉丝495人

设计学博士,独立策展人,唐克扬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环球寻味记 | 2017

以食为旅,四海一家

400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