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当配料成为正餐,人类学的可能性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08·阅读时长5分钟

864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790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郑少雄、李荣荣主编的《北冥有鱼》收集了国内外75位人类学家的98篇田野故事 )

田野调查是人类的安身立命之本,传统人类学家或奔赴西太平洋岛国观察贝壳的流转,或跑到北非部落试图弄清牛的各种称谓,更有人去亚马孙丛林数原住民的纹身。总的来说,其实人类学就是各种相遇的学问,相遇的过程或绚烂或沉寂。长久以来,人类学家的田野故事总是被当作完成学术论文大餐的配料,只在同行酒足饭饱心醉神迷之间流转演绎。田野材料隐匿分割于或好或差的纸面文章。《北冥有鱼》出现了,它把配料当成了正餐。这时候大家突然发现,这些配料因其种类繁多、搭配自由、色香味俱全,比吃正餐时的例行公事来得更爽快。于是它的出版算得上一个人类学的事件,短短1个月之后就加印了。

2014年,该书主编之一少雄约我写一篇田野故事。记得他催得特别急,说马上就要出版了,看在师弟的分儿上给我加塞儿。当时我正为毕业论文忙得焦头烂额,就没给少雄稿子。他当时就说:“这本书会红,你不交一篇会后悔。”这会儿他在窃喜。

历时三年时间搜集,98篇田野故事,75位人类学家。在人类学家山头林立的现状下,集结成书殊为不易。很难得的是无论男女老少,不管长幼班辈,这些人类学家们的故事都被主编组合成四个部分(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与主题有完美的契合)。这对成名人类学家是个不小的风险,当你与儿辈甚至孙辈同行们的文字被放在一起供读者品鉴时,读者们可不会理会学科之内的阶序,只会凭文章本身去判断优劣。而从另外一个角度,如果成名学者如果能够对此报以极大的宽容,那对学科的发展将是莫大的促进。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4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68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今年我们笑什么

喜剧综艺的资本升级

3521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