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小峰
2018-02-08·阅读时长9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645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詹姆斯·霍夫曼和他的作品《世界咖啡地图》 )
对世界上大多数人来说,喝咖啡时很少会把咖啡和原产地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过去咖啡贸易的方式决定了人们根本不知道杯中咖啡的出处。过去,咖啡从种植、采摘、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的整个过程中,都是在一步步忽略原产地。人们也很少会像判断茶叶或红酒品质那样重视原产地。即使在上世纪70年代人们提出“精品咖啡”这个概念,当时也是出于对咖啡商在阿拉比卡咖啡豆里混入罗布斯塔咖啡豆的不满,还没有对精品咖啡强调到原产地这一步。对大多数咖啡消费者来说,要么是对咖啡品牌的认可(比如illy咖啡),或是对咖啡店的认可(比如星巴克),最多知道咖啡产自巴西、牙买加、埃塞俄比亚、肯尼亚……
咖啡与红酒、茶叶具有相同的风味特点,直到这些年随着精品咖啡不断深入人心,才让人慢慢注意到原产地与风味的关系。过去,咖啡无法像红酒或茶叶那样从种植到品尝过程中保证一种地域风味的存在,这主要是咖啡作为一种容易变质的饮品,过长的运输周期和糟糕的仓储环境,都会破坏咖啡的风味和口感,即使在烘焙冲泡过程中十分严苛,也无法挽回咖啡原有的风味。
这些年,人们对精品咖啡的理解已经不满足于纯正阿拉比卡咖啡豆了,而是开始强调不同产地的差异,尤其是,更多的咖啡商直接从原产地订购咖啡,减少了咖啡运输和仓储时间,地域品牌概念逐渐被人接受。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一杯咖啡是不是来自埃塞俄比亚,而是要喝明白它究竟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哪一座咖啡庄园,这个庄园咖啡的风味有什么特点。
发表文章4篇 获得12个推荐 粉丝479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