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聃
2018-02-07·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160个字,产生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女士们佩戴花样礼帽盛装出席Prix de Diane Longines马术赛事
“英式下午茶是重要的社交场合,如果摆放茶点的是矮桌子,喝茶时需要连茶托一并拿起,如果是高桌子就把茶托留在桌子上,只端茶杯。”黛安娜在上海浪琴环球马术冠军赛的贵宾区里组织了一堂关于礼仪的课程。“女士参加马术活动的着装不能露肩露背或者露腹,至于帽子的选择范围可以大胆一点,只要不在落座后遮挡后面人的视线就好。而佩戴帽子的男士则要记住,一旦进入室内就要脱帽。”她话音刚落,台下的男士们默默摘掉了礼帽。课程末尾,黛安娜拧开讲台上的瓶装水,犹豫了一下,喝了一口,做了一个无奈的表情说:“我只有在中国才直接对着塑料瓶口喝水,现在已经开始习惯了。”这个注重细枝末节、感觉有点矫情的英国淑女就是世界礼仪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威廉·汉森(William Hanson)最敬爱的导师——黛安娜·马瑟(Diana Mather)。20多年来,她为英国议会议员以及皇室成员提供私密的礼仪顾问服务,也是参加欧洲圆媛舞会的名媛们最喜爱的礼仪导师。
礼仪的英文etiquette是从法语“小标签étiquette”发展来的,据说路易十四怕不懂礼仪的乡野贵族破坏了他的宫殿就到处放了小标签,上面写着“不要践踏我的草坪”或者“离我的古董远一点”之类的话。他还发放给他们一个小盒子,里面一张张小便签记录了宫廷礼仪的要素,例如在国王面前需要退着走,不能让国王看见你的屁股,以及在被要求说话之前不许开口等等。法国大革命把贵族都送上了断头台,这些礼仪流传到了英国,在那里落地生根并在维多利亚时代发展到了顶峰。随着大英帝国的殖民扩张,英式礼仪被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艾克曼(J.P.Eckermann,1792~ 1854)说过:“通常,在社交的时候,我总是带着个人的好恶以及一种爱和被爱的需要。我寻找生性与我相似的人,我愿意与这样的人深交,而不愿意与其他的人打交道。”而歌德回答说:“您的这种自然倾向显然不是一种好的社交方式。如果我们不用文化教养来克服我们的自然倾向,那它还有什么用呢?”礼仪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从最早的文明约束到如今的社交规范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早在14、15世纪左右或者更早一些的时候,出现了一大批各种语言写成的关于“就餐礼貌”的诗歌,它们或长或短便于记忆。中世纪时由于书籍的昂贵,背诵作为一种教育和制约的手段起到了与今天截然不同的作用。作者们试图通过押韵的形式把行为准则灌输到人们的头脑中去。这些作品不同于现代意义的个人创作,通过文字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言传口授的文化片段,一个社会的特性。即使像汤豪泽的《宫廷礼仪》和约翰·拉塞尔的《论教养》这样的以作者名义流传下来的个别诗歌,同样属于那个口头文学潮流。
发表文章131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470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