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丘濂
2018-02-07·阅读时长21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0856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雅加达巽他格拉巴港口传统的皮尼西帆船前聚集了开斋节做祷告的港口工人、船员以及他们的家人
雅加达:凝固的时间
在雅加达的印尼海事博物馆,讲解员马路瑞·优图正在向我们娓娓叙说印尼悠久的造船史。博物馆位于殖民时代荷兰东印度公司(VOC)堆放香料的仓库里,这是典型的荷兰风格的二层楼房,外墙上有一种叫作“壁锁”的构造物用来稳定梁壁,可以抵御来自海边的风浪。优图说,一般来这里的都是荷兰游客,但是他们的注意力全在海事博物馆的建筑上。“大概看到祖先留下的建筑至今屹立不倒,他们会觉得自豪吧。”他说。看到我们对印尼的海洋文化很感兴趣,优图一下子来了劲头,连关门时间也推迟了。
博物馆最主要的陈列就是形态各异的船。“印尼是个群岛国家,在许多岛上都河道纵横且有茂密的森林,很适合制作船只并把它作为交通工具。原始的木船只是把一根完整的树干中心掏空。渐渐地,木船出现了船外支架那样的东西,能更好地让船保持平衡,不至于倾覆;接着木船上又挂起了风帆,这可能是和阿拉伯以及中国帆船学习的结果。”优图介绍说。他尤其推荐我们观看的是一只制作于加里曼丹岛的独木舟,看上去是展览了大、中、小三个型号,实际是制作过程的展示。“这种船做好后很小,要放在离炭火20厘米左右的地方熏烤,慢慢就会膨胀变大。”他亲眼目睹过制作现场,觉得很不可思议。
发表文章128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1490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毕业于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专业。美食、传统文化和城市话题爱好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