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读书
2021-01-21·阅读时长11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733个字,产生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刘岳兵
泷井一博教授所著《伊藤博文——知性政治家》(日本中央公论新社二○一○年版)一书的主旨,集中体现在该书的副标题 “知性政治家 ”(日文原文为 “知の政治家”)上。对于伊藤博文是一个什么样的政治家,历来众说纷纭。作者不满于学界和言论界对伊藤博文的过低评价,在这本书中要推翻的,主要是司马辽太郎式的 “没有哲学的政略家、没有思想的现实主义者 ”这种伊藤博文形象。如该书前言所说,它试图挖掘出政治家伊藤博文所隐藏的思想,认为其思想体现在三个关键词上,即文明、立宪国家、国民政治。
本书要论证的是,在自年轻时代就接受了西洋文明洗礼的伊藤心目中,文明的国家体制,就是立宪国家,伊藤要在立宪国家这个容器里加进国民政治的内容,进而将立宪国家归结为以国民为中心的政治体制;反过来,这种体制也要求国民应该受过教育而具有文明的素质。作者强调,伊藤心目中的明治国家体制,就是由文明、立宪国家和国民政治三者组合而成的 “知型国制 ”,因此,不断地在追求这种国家像的伊藤博文,可以称为 “知性政治家 ”。
本书第一到五章,依时间先后顺序,论述了伊藤的诞生及其与文明的相遇、立宪国家的构想、宪法的宣传、立宪政友会的创设及其政党政治的理念,明治国制确立等,旨在论证作者心目中作为 “思想家 ”的伊藤博文形象。他明确指出:“与其将伊藤作为政治家,更想将其描述为可以与福泽谕吉比肩的近代日本伟大的政治思想家。”而且他总结了伊藤作为思想家与自由民权运动家和福泽谕吉等启蒙思想家的两点区别:第一是伊藤渐进主义的秩序观和世界观,第二是他知性的性格。作者认为伊藤的知性是一种“实学 ”,说他嫌弃思辨的、观念的学问,而喜欢创造便利、使生活丰富的经验主义的、实用的知识。他不像福泽那样严格分离官民,而是力图以知性为媒介将官民联系起来,使之形成一个公共圈,以便来自民间的知性可以凝练成为政策知性,而最终可以传递到议会。伊藤创立政友会的意图就在于使其像智库一样,政治家、官僚、企业家等所有参与国家经纶的人都可以在这里交流知识,而国家本身就是一个可以使知性循环的广场,在这里官和民之间的区别被相对化了。
发表文章1317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0761人
人文精神 思想智慧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