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20-12-30·阅读时长7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740个字,产生1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究竟定——清宫藏密瑜伽修行宝典》
文/沈卫荣
2006年秋,于故宫博物院从事藏传佛教艺术研究的罗文华先生慷慨地向我展示了一件故宫图书馆所藏的宝贝,它是由119幅图像组成的一部宫廷画册。这部画册图文并茂,每页之上半部绘有一幅瑜伽士修习瑜伽之肢体动作的示意图,图中的瑜伽士顶结发髻,上身袒露,下着短裙,全身佩戴六种饰品,或坐或立,或专注冥想,或示范各式形体动作,背景则为团云、水波、树木、石崖等。图像之下方则是以汉藏两种文字书写的解释性文字,对图示的每一种瑜伽动作及其所对治之病魔等功能所做的简要说明。汉藏两种文字的内容基本对应,但详略不完全一致。这119幅图像以护经板上下护住,护经板上裱有“万”“寿”字样的云龙团纹绫锦,标识它是清帝的御用之宝。
显然,这是一部曾是清朝皇帝御用的藏传密教修行仪轨,它当仅于宫廷中流传,而从未见之于民间,故绝对是一件十分难得的秘密宝藏。可是,若要专业地说清楚这件宫廷秘宝的意义和价值,即使是对于一位藏传佛教研究的专家而言,却也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若要雄辩地说明白这部秘典何以是一件稀世珍宝,我们至少要说清楚它是藏传佛教哪个教派、哪位上师所传的哪门密法?修这样的密乘瑜伽能让瑜伽行者(皇上)成就何等样的事业和功德?作为一部宗教和艺术价值都很高的仪轨、画册,它又出自哪个时代的哪位上师和画师之手?感谢罗文华先生的隆情高谊,让我有此殊胜之缘分,比广大读者更早眸见、欣赏了这件稀世宝贝。可遗憾的是,当时我对藏传密教瑜伽修习仪轨的了解亦还相当浅薄,虽惊其为天书,却未能得窥其究竟,无法准确回答上述任何问题,故只能望图兴叹。
大概是因为这部画卷中多处出现了“喜佛”字样,所以,罗文华最初将它命名为《喜佛图》。所谓“喜佛”,亦称“欢喜佛”,指的是藏传密教无上瑜伽部的一种以佛父母双身合抱为标志性特征的特殊密乘本尊像,亦即是喜金刚、胜乐等密乘本尊佛与其明母(明妃)合抱的双身像。这类“欢喜佛”像当始见于元朝宫廷内,而多见于明代宫廷之中,甚至亦曾是明代江南古董市场上的抢手货,这凸显藏传佛教曾于明代中国广泛流传的历史事实。可是,也正因为“欢喜佛”的流行,外人历来对藏传佛教有不少的误解,人们习惯于把它与据称在元朝蒙古宫廷中曾经流传过的所谓“秘密大喜乐禅定”和“演揲儿法”等联系起来,认为“欢喜佛”的流行即是藏传密教中所有的“双修法”的流行,于是,把藏传佛教简单地巫化为一种淫戏和房中术,把元末宫廷中流传的藏传密教修习仪轨妖魔化为一种导致大元王朝不足百年而骤亡的妖术。
幸运的是,在这部被定名为《喜佛图》的藏传密教瑜伽修习仪轨中,并没有真的出现很多佛父佛母双身合抱的喜佛图像,更没有与密教双修相关的图像。仔细观察这些图像及其文字说明,不难看出所谓“喜佛”指的是藏传密教无上瑜伽部母续之本尊“喜金刚佛”,这部《喜佛图》的内容是与喜金刚相关的瑜伽修习法。2009年,罗文华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的王薇(Fransoise Wang)博士合作出版了经他们整理的《喜佛图》画册,并将它定名为《究竟定——清宫藏密瑜伽修行宝典》。他们正确地将这部清宫藏传密教修习宝典的主要内容确定为藏传佛教萨迦派上师所传的《喜金刚三十二妙用定》,亦即修习喜金刚本尊瑜伽之三十二种幻轮的修法。这部《喜佛图》的编集者将这套原本只有三十二式的喜金刚幻轮修法,按顺行、逆行和混行三种不同的顺序,改变成了一套共九十六式的喜金刚修法。
发表文章6041篇 获得3个推荐 粉丝47965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