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璐
2020-12-24·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031个字,产生366条评论
发表文章146篇 获得86个推荐 粉丝2894人
周刊主笔、 新消费研究者
2020年:心流·叙事自由·破圈·掌控
1394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166*****973划线
06-07 22:39
风险社会是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1986年提出的概念,那一年发生了“切尔诺贝利事件”,它像一个隐喻,说明现代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科技进步和现代化自身把人类带入危险之中。
158*****735划线
01-08 22:06
问题是,竭力追求好学校、好专业、进到大公司能够缓解风险社会的不可控、不确定所带来的焦虑,进而获得幸福美满吗
01-08 22:03
现在因为社会变得充满不确定性,个体如果想安全,就像买保险一样,实习要去一下,公务员也要考一下,每一个都要去尝试,精力有限干的事情越来越多,就会变得很焦虑。”
01-08 22:02
“现在想要往前迈一步取决于很多不可控因素。这种不确定性,好像努力了也没什么结果,就是人类学家项飙老师说的,自我抽打的陀螺
“任何人经历过代际向上流动,自然会有思维定式,认为我应该比我以前过得好,我的孩子应该比我过得好。自二战结束以来,整个世界确实是一种欣欣向荣的状态。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无论美国人、中国人,还是印度人,或其他人等,都是只要凭借自己的努力,就能实现一个更好的生活。问题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现在进入了风险社会的阶段。”
01-08 22:01
社会叙事”定义为“元社会偏好”,它是社会期望对所有人的要求,比如考上好学校,找到好工作,结婚,生孩子,“鸡娃”,孩子考上好学校……循环往复,一旦有人偏离这些规范,不求上进、懒惰、剩女、loser等惩罚性的标签扑面而来。这些社会叙事经常包裹着“为你好”的外衣,许诺遵循规范将获得幸福美满的人生,可这无法解释“鸡娃”,考上“985”学校,进到大公司,明明已踩在幸福之路上,为何有“小升初上岸”“内卷”“996”等令人窒息的焦虑存在。
王俊丽划线
01-01 13:34
社会叙事”,其通常包含行为规律、心理认同和偏离规范后的制裁三个要素
158*****862划线
02-19 08:17
分析这个比例可知,遗传因素无法左右,客观环境对幸福的影响不大,而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幸福发挥重要作用,它意味着人们有机会发展自己获得幸福的技巧,积极正向引导自我心理状态和主观感受,重组自身所处的环境,从而使自己变得幸福。”
02-19 08:16
因此也不要给自己贴标签(比如父亲、教授、健身爱好者),这会让自我变得僵化
我们需要重塑身份来贴近更加真实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