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arps
2020-12-10·阅读时长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140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图 谢驭飞)
在珊瑚绒流行前三年,我妈就向我介绍过这种织物做的外套:外面防水里面加绒,又轻又暖和,才一百多块!我妈是一个非常讲求生活效率的人,对她来说,好材料就是脱下来可以洗,洗完很快干,干了和新的一样。珊瑚绒可以说完全符合她的风格。不过我那时候还没有小孩,仍有许多时间花在外表装扮上,谢绝了珊瑚绒的暖意,冬天继续穿呢子大衣。
呢子大衣也不难收拾,就是每天要用粘滚子粘掉上面的浅色灰尘,穿过一冬天才拿去洗衣店干洗。随着冬季一天天向纵深发展,本来挺括的黑呢大衣在挂衣钩上越来越弯腰曲背,两个肘部微微突起,一副颓唐相,勤刷也于事无补。直到春暖花开,有一天我终于扬眉吐气地脱下黑呢大衣,感觉身体轻快,好像可以飞起来。冬天的大衣挂在衣钩上,任由它不识时务地存在。直到秋天快来了,才想起跟围巾一起送去干洗店。干洗店不知有什么魔法,取回时又是笔挺条直,像冬季作战的一副盔甲。
耐洗曾经是织物最可靠的品质。相声“卖布头”唱到“经拉又经踹,经洗又经晒”,仿佛说这块布韧如牛皮。在棉花还没有成为世界上利润最丰厚、牵涉劳动力最多的商品之前,布匹,尤其是平常人穿用的粗棉布,一直由小农手工生产出来,纺车呕哑,织机轧轧,从明到夜,从夜到明。手工制品的牢固程度无法跟后来的机制布相比,穿用很久以后容易破。杜甫在风雨夜哀叹“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现在的小孩子无论多强壮也很难把被子踢裂,可见杜甫这条被子实在是很旧了。
发表文章170篇 获得20个推荐 粉丝760人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博士和爱做饭的狡猾妈妈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