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愚蠢的大脑

作者:薛巍

2020-12-03·阅读时长5分钟

2017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641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迪安·博内特


计算机刚出现时,为了理解其特性,我们把它比作电脑。但随着电脑的普及,我们又反过来把人脑比作电脑。专家认为这个比喻是有问题的。《自然》杂志一篇文章说,诗人狄金森宣称,大脑比天空更广大、比大海更深。科学家们在描述大脑时也做过很多比喻:像一个主宰,像地图,像基础设施网络,像机器、机器人、计算机或互联网。但这些比喻既有所揭示,也有所遮蔽,会忽略一些关键的因素。把人脑比作电脑是很有诱惑力的,但忽略了人脑也是一种器官,并且意识到自己是器官。我们现有的图像和语言限制了我们对大脑的想象:它的精神性、物质性和具身性是相互关联的。

英国神经科学家迪安·博内特也指出,人脑跟电脑是有显著差异的。在英语里,记忆跟电脑的内存是同一个词(memory)。内存是存储信息的地方。电脑有内存条,手机也需要内存。有人以为电脑内存跟人的记忆的运行是一样的。把信息放进去,大脑记住它,需要的时候去取。但其实不是。数据和信息放进电脑内存后,需要的时候去检索时,跟它们被存储时没有任何变化。“设想一下,一台电脑觉得它内存里的一些信息比其他信息更重要,或者对信息的归档毫无逻辑。或者一台电脑不喜欢你存储进去的信息,它要按自己的喜好去修改。这样的电脑你开机不到半小时后就会把它从窗户扔出去。其实我们的大脑对我们的记忆一直都是这样干的。电脑你还可以修理或者更换,大脑我们只能这么用着,甚至无法重启。所以认为人脑就像一个电脑是简单化的、会误导人的对比。”


《是我把你蠢哭了吗》


迪安·博内特供职于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心理医学和临床神经科学研究所。他还是一名单口喜剧演员,在《卫报》开设的科学博客“大脑夸夸其谈”阅读量很高。他在《是我把你蠢哭了吗》一书中对大脑的运行原理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涵盖了记忆、恐惧、智商、味觉、忧郁症等日常话题,把大的主题又分解成了一些问答,如我们为何会先记住人的面孔而非名字、为什么聪明人经常在辩论中落败。

博内特认为,我们的大脑会犯错,“大脑是我们的意识的基座,是所有人类经验的引擎,职责重大,却又那样混乱不堪……它当然令人赞叹,但要说尽善尽美,那可差远了,而它的种种不完善,正影响着人们所说、所做、所经历的一切”。比如我们的大脑有自我中心或“谋私利”的偏见以及害怕危险的倾向,这会造成反智主义:越是聪明的人越不被信任,因为我们把那些看上去比自己更聪明的人视作一种威胁。那些体格更高大、更强壮的人虽然令人心惊胆战,但却是一种已知的属性。拥有健美的身体很容易获得理解:他们无非是去健身房的次数更多,或者在他们选择的运动项目上坚持得更久。可是,一个比自己聪明的人就是个未知数了,他们的行为方式让你难以预料或者根本无法理解,大脑完全搞不清楚他们会不会带来危险。

文章作者

薛巍

发表文章583篇 获得7个推荐 粉丝4989人

江湖人称“贝小戎”、“小贝”,读书万卷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马拉多纳(1960~2020)

伟大的叛逆者

16014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