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与全球化共舞的偶像

作者:王梓辉

2020-12-03·阅读时长12分钟

2461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400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1986年6月22日,与英格兰的四分之一决赛是马拉多纳职业生涯的缩影,而英格兰队门将彼得·希尔顿成为马拉多纳的“背景板”


电视转播的力量

酷爱足球的乌拉圭作家爱德华多·加莱亚诺说,现在的体育场就是一个巨大的电视演播室,比赛为电视转播而进行,“这样你就能在家里观看比赛了,电视掌控着一切”。

也许是命运的安排,1986年世界杯就是电视掌控足球比赛的开始。那届世界杯的举办地是中美地区的墨西哥,从地理经度上来看,马拉多纳的家乡阿根廷几乎与墨西哥没有时差,本应在晚饭后享受最好的观赛体验,但马拉多纳和很多队友都不得不抗议这届世界杯把大部分比赛都放到了中午举行。“中午12点的时候,高原反应加上极度的炎热,让人踢球简直就是在犯罪。”马拉多纳在自传中抱怨道。6月的墨西哥烈日灼人,不过墨西哥的中午正是欧洲的傍晚,那里有着数量也许不是最多但在商业价值上绝对更受青睐的球迷群体。对于负责这届杯赛电视转播的特莱维萨集团乃至国际足联来说,没有什么比向欧洲观众出售比赛转播权更重要的事了。

但时至今日都没有数据显示那届世界杯的转播收入有多少。据说当时有一位墨西哥记者询问本届世界杯的成本和利润时,特莱维萨集团副主席吉列尔莫·卡内多打断记者的提问说:“我们是一家私有公司,没有必要将这些公之于众。”特莱维萨集团是拉丁美洲甚至西班牙语世界最大的大众媒体公司,公司的名称“Televisa”就是西班牙语Televisión Via Satélite(卫星电视)的缩写。他们不仅掌控着墨西哥国内的电视转播业务,也长期与国际足联关系甚密,吉列尔莫·卡内多就是国际足联的一位副主席,是当时国际足联主席阿维兰热的心腹。

然而,从某种程度上说,马拉多纳自己却是墨西哥世界杯“电视霸权”的最大受益者。4年前的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时,22岁的马拉多纳第一次登上世界舞台,那时的他刚刚以世界第一身价12亿比塞塔(约720万欧元)转会到西班牙巴塞罗那俱乐部,是一位引人瞩目的新星。而他们比赛的场地就是马拉多纳新东家巴塞罗那队的主场诺坎普球场。由于没能参加1978年世界杯,遗憾错失了跟随国家队举起世界杯冠军奖杯的机会,年轻气盛的马拉多纳迫切希望在那次西班牙世界杯上展现自己的才华。

不过,那时的马拉多纳就像很多蜕变前的巨星,犯下了低级错误。在当届杯赛中,马拉多纳受到了对手严密且凶狠的防守。在最后一场生死战面对宿敌巴西队时,当比赛进行到第85分钟,眼见本方仍以0比2落后的马拉多纳失去了对情绪的控制,对一名巴西球员做出了恶劣的犯规,被红牌罚下场。


1982年7月2日,世界杯对马拉多纳来说很不走运,他在最后一场对阵宿敌巴西队的比赛中情绪失控被罚下场,队友塔兰蒂尼安慰他的场景也被当时的电视转播捕捉到了


被罚下的马拉多纳慢慢走向场边,身材高大的队友阿尔贝托·塔兰蒂尼一把将他揽在了身前,亲吻了他的额头。当时的BBC解说员约翰·赫姆描述了这一切,他说这一场景“就如同家长将自家小孩从游乐场喊了出来,而他的小伙伴们仍在继续玩耍一般”。约翰·赫姆接着说道:“马拉多纳看起来眼泪都要流出来了,而巴塞罗那人毫不留情地喝起了倒彩。对于马拉多纳而言,这是一个多么悲惨的结局,他将要成为巴塞罗那的一员,但到目前为止,这肯定是他职业生涯中最悲痛的时刻。”

在这个对马拉多纳来说最为痛苦的时刻,唯一能稍有安慰的恐怕就是媒体传播的力量那时还不够强大,能在第一时间看到他失落身影的观众并不太多。几个全球性人口大国中,中国在1978年第一次录播了世界杯的决赛,1982年稍稍扩大了规模,录播了其中的22场比赛,直到1986年才播出了全部的52场比赛;而美国和印度在当时本就对足球兴趣不大,美国是从1986年开始对世界杯进行全美有线电视覆盖转播,印度也是在1986年第一次让世界杯比赛登上了电视荧幕。

这种时代的发展恰好汇集在了1986年,看上去就像是为马拉多纳“登顶”铺好的红毯。故事从1986年5月31日开始,在6月22日达到了顶峰,马拉多纳那天在全世界面前先用手打入一球,随即就上演了可能是足球历史上最伟大的一粒进球。当时的电视解说员们都为此进球发出了惊呼,这种情绪的震荡在随后30多年里随着各种传媒力量的加持又进一步放大。

“迭戈·马拉多纳!请原谅我,因为这是足以令人哭泣的表现。”阿根廷广播电台的评论员维克多·雨果·莫拉莱斯在那一刻用西班牙语大喊,“马拉多纳无时无刻不在发挥作用,他就像一支宇宙里的风筝!你到底来自哪个星球?为什么你能让那么多英格兰人倒在你的怀里?”甚至他的对手也不得不下意识地为他欢呼,英国广播公司(BBC)评论员巴里·戴维斯发表评论时喊道:“我必须说那真是难以置信的表现,他是一位纯粹的足球天才!”

对于万里之外的中国来说,1986年的墨西哥世界杯转播同样是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里程碑。央视转播了全部52场比赛,其中决赛是以直播方式进行的。电视正在快速进入中国家庭,缺乏其他娱乐设施的中国人对世界杯比赛投入了极大的兴趣,很多“60后”“70后”甚至“80后”都是在那时被马拉多纳的表现所折服。

这在印度也是一样。印度专栏作家巴塔查亚(Bibek Bhattacharya)撰文回忆说,在1986年世界杯之前,印度几乎没人知道马拉多纳,那是因为电视在当时刚刚进入普通印度家庭。1982年世界杯时,印度电视台只录播了半决赛和决赛,但1986年时,印度第一次以彩色直播的形式对世界杯进行了转播。马拉多纳的表现令印度观众同样印象深刻。巴塔查亚说,印度观众在那之前只知道巴西队,但是,当马拉多纳的表现在荧幕上现场直播时,对他们来说就像看到了神话。“一般外界认为印度和孟加拉的足球迷会在支持巴西和阿根廷之间摇摆,但事实并非如此,他们要么支持巴西,要么支持马拉多纳。”巴塔查亚说,“他们之所以支持阿根廷,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站在马拉多纳一边。”

文章作者

王梓辉

发表文章13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355人

前《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马拉多纳(1960~2020)

伟大的叛逆者

16014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