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朝鲜想用导弹试射让时间“倒流”?

作者:宋晓军

2018-02-06·阅读时长2分钟

343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433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6月23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指导发射地对地中远程战略弹道火箭“火星10号” )

6月23日朝中社报道称,朝鲜日前成功进行了地对地中远程战略弹道火箭“火星-10”的试验发射。“火星-10”在模拟最大射程的环境下,沿计划飞行轨道上升到最大高度1413.6公里后,准确落在400公里以外目标水域。同时报道还称,朝鲜最高领导人对试射结果表示满意,并表示朝鲜已经从现实上具备了全面攻击美军在太平洋军事基地的能力。如果把这则消息与当天的另一则新闻联系起来看,就不能不让人产生一个联想:朝鲜想用导弹试射让时间“倒流”?

要说清楚这一联想,首先还要从技术上分析一下朝中社发布的这一则消息。简单说,在研制中远程弹道导弹的过程中,会进行弹头飞行试验。但由于发射空间和携带遥测设备的限制,在无法实现正常弹道全程飞行试验的情况下,通常会采用改变导弹主动段飞行程序的方法,进行“高弹道”和“低弹道”飞行试验。一般而言,“高弹道”飞行试验是对弹头的姿态控制系统与突防系统功能的验证,而“低弹道”飞行试验是对弹头的总体方案、防热方案、引爆方案、结构方案和核装置方案的验证。根据朝中社报道的数据看,6月22日“火星-10”成功地完成了一次“高弹道”飞行试验。据此,朝鲜最高领导人才得出了“具备了全面攻击美军在太平洋军事基地的能力”这一结论。

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根据韩方的监测,在此之前约2小时还有一次飞行高度较低且飞行距离仅150公里“失败”的飞行试验。而在朝中社的文稿里,并没有提及这次“失败”的试验。假设把这次飞行试验视为一次不成功的“低弹道”试验,那就说明朝鲜正在向具备了“全面攻击美军在太平洋军事基地核能力”的目标努力。因为“低轨道”飞行试验可以用较小的射程模拟正常射程的弹道导弹的再入速度和再入弹道倾角,而这对于研制可搭载核弹头的中远程战略弹道导弹而言,可以说是关键的一步。可能因为试验“失败”了,在这次朝中社的新闻稿中,只是强调具备了全面“攻击能力”,而没有强调具备了全面“核攻击能力”。

文章作者

宋晓军

发表文章22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47人

著名军事评论家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英国脱欧

全球化由此逆转

211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