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从亚文化到蓝海市场:二次元世界的中国版图

作者:刘怡

2018-02-06·阅读时长18分钟

1001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9080个字,产生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2012年东京“萌文化”动漫节开幕式上,日本漫画迷在做Cosplay表演

时间过了周四零点。“90后”媒体人越越离开依旧灯火通明的办公室,结束了作为国际新闻编辑的一天工作。在入睡之前,她会争分夺秒地打开土豆网APP,追看本周最新的一集《银魂》。这部根据日本漫画家空知英秋的作品改编的动画已经放送到了第四辑,超过300集;以动画为基础的剧场版电影《银魂完结篇·永远的万事屋》2013年在日本上映时,创下了16.8亿日元的可观票房。当翻译字幕组LAC在2006年第一次将《银魂》带入到中文世界之时,立即引发了经久不息的关注;2011年土豆网引进网络播放版权后,像越越这样的新拥趸也加入到了每周追剧的行列。尽管她谦虚地声称自己算不上“资深二次元粉丝”——不喜欢Cosplay,不发弹幕,不看纸质漫画——但收看动漫作品至少占据了她1/3的业余时间:这已经大大超过了核心二次元受众的标准。

比越越大10岁的“超级兔”则对自己的爱好更为坦然。她是那种在每一个场合都可以被当作“别人家的孩子”加以褒扬的精英:美国名校计算机博士,职业围棋二段,钢琴和小提琴演奏者,流利的英语和日语……但却并不因此感到骄傲。对这个被亲友寄予了极高期望的“80后”来说,现实中的进取很多时候并非出自本心,而是为了回报长辈的付出。只有二次元世界提供了一种全然放松和基于兴趣的减压:她参加过日本历史题材游戏“战国BASARA”系列的汉化工作,为同一主题的动画制作过中文字幕,还会在离开实验室之后和寓居三大洲的伙伴分享对日本战国人物的评价。与越越一样,超级兔也乐于购买感兴趣的动漫作品的周边商品,从扇子、水杯到手办(树脂人偶模型)、装饰画。虚拟世界提供的参与感和成就感,使她能以更好的心态应对来自现实的压力。

“90后”越越与“80后”超级兔,代表了中国二次元受众的两个世代:在后者的青少年时期,二次元文化特别是日系动漫在中国的传播仍处于起步阶段,影响人群相对有限,亦具备一定的语言和专业门槛。尽管本世纪初的互联网浪潮造就了一批基于网络论坛和博客的二次元爱好者小圈子,但若无一定的经济基础、高度的投入精神和闲暇时间作为凭靠,很难长期维持此种兴趣,传播范围亦相对狭窄。但2005年之后,以即时通讯软件(IM)、社交网络(SNS)和视频分享网站为核心的Web 2.0模式的崛起,为二次元文化提供了新的传播渠道和受众沟通平台;移动互联网设备尤其是智能手机在2010年之后的普及,则使受众可以利用一切零散的闲暇时间满足二次元娱乐需求。10年的时间差,使得越越以及她之后的“95后”可以将二次元文化当作最重要的娱乐方式以及业余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亚文化开始进一步登堂入室,进入主流舆论的视线乃至日常使用的语言。

文章作者

刘怡

发表文章19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498人

身与名俱灭、江河万古流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前方高能预警

中国二次元的蓝海版图

1619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8)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