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玛·鲁特》:用超现实荒诞具化的现实之恶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06·阅读时长6分钟

804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041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法国电影《玛·鲁特》剧照 )

电影去戛纳,大多是为了造势、镀金。得了奖一方面是艺术家的自我实现,更切实的利益则是票房。但今年有三部片子,公映与戛纳首映同日,好像来参赛、参展是给电影节面子,它们分别是伍迪·艾伦的开幕片《咖啡馆社交圈》,主竞赛中阿莫多瓦的《胡丽叶塔》和布鲁诺·杜蒙的《玛·鲁特》。

前两个几乎人人皆知,不必多说。杜蒙的新片则是一部非常“法国”的作者电影,首映后国际影评不知所云,但法媒一片叫好,国内电影院观众评价也非常正面。法国电影之所以繁荣,很大程度上在于艺术片市场的包容性,可让导演“任性”地继续探索不同的艺术风格。

《玛·鲁特》(Ma Loute)的故事发生在法国北部,斯拉克河到大西洋的入海口。附近渔民以捡拾牡蛎为生,到了夏天也是富人的避暑胜地。1910年,疯癫鄙俗的贵族凡·比特盖姆(Van Peteghem)一家来此度假,家中性别模糊的大小姐比莉(Billie)与渔民布吕弗(Brufort)的长子玛·鲁特生情,两个家庭因此交集。与此同时,当地发生了多起游客失踪的可怕案件,片中两个负责调查的警探形象沿袭了《丁丁》系列中搞笑警察的传统,在恐怖中制造笑料。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6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8001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网红,泡沫之巅?

成为明星的“互联网+”

215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