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邢海洋
2020-10-20·阅读时长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387个字,产生9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10月15日,相关保险公司发布了“北京京惠保”,一款年费79元的补充医保,包含最高200万元的保险保障和18项健康服务。算起来,自深圳始,此类惠民保险已经在十余个城市或省份展开,今年尤其密集。同为商业保险,它们的价值在哪里?
一年79元,保费每天不到3毛钱,这在重疾险中的确是很优惠的费率,甚至,深圳的重大疾病保险,30元打底,这么多年来只涨了2元钱,苏州的苏惠保一年49元。而主打“一人生病,众人分摊”,且最高可申领30万元大病保障的蚂蚁金服的相互宝2018年10月上线,第一期每人的分摊金额只有0.15元,一个月几角钱,如今每月分摊金达到了8元。而京惠保最高保障达到了200万元。不过,与相互宝的定额帮扶不同,惠民保险实报实销,产生的真实费用或并不高昂,如广州上半年的理赔报告中,单笔最高理赔金额是8.9万元,比相互宝普遍要拿出的30万元还低很多。
既然已经有了普通的医保,普惠型保险覆盖的又是同样的人群,为什么各地还要推动额外的保险?大病致贫,一人生病全家返贫,这或许是地方政府推进各种惠民保险的初衷。通观各地的惠民类保险,多有“三高一低”的特点。三高是保额高、免赔额高和比例高,一低是投保门槛低。这次北京的京惠保,所有医保参与者都可以参保,且无既往病史的要求,保费也低廉,门槛不可谓不低。但为了以较低的费用“干大事”,给那些大病返贫的家庭以支撑,于是将保障范围尽可能地缩小,再辅之以大额保障,做到定点帮扶。等于集中众人之力,帮助最困难的家庭。得了大病会住院,住院时间越长,意味着越可能被拖垮,于是在京惠保的条款上我们看到,住院医疗费用责任免赔额为2万元,也就是,符合医保范围的报销后的剩余部分的住院医疗费用,被保险人个人需承担2万元的费用,超过2万元的费用在符合保险条款约定的赔付条件情况下,按100%报销。这里的费用,是属于医保目录里的费用,并不包括自费部分,且5种既往病的后续发病,也不在覆盖范围内。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5个推荐 粉丝2967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