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作者:杨璐

2018-02-05·阅读时长14分钟

738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276个字,产生2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能乐通过无道具、无背景、动作缓慢造成一种神秘肃穆的氛围,是日本美学的里程碑 )

隐秘

对日本美学感兴趣的人大概都看过市川海老藏主演的电影《寻访千利休》。表现这位茶道大师美学素养的第一个亮相是,暮色降临,市川海老藏拿着一个漆盒姗姗来迟。他打开朝向院子的拉门,然后把漆盒里倒上水,放在地上,织田信长只看了一眼,就把整袋金子赏给了他。其他人不明究竟,凑上前来,才发现漆盒里是翻滚的浪花和一群飞鸟的图案,而当晚的明月刚好映照在海浪的上方,与漆盒里的图案一起构成了“海上升明月”。

月之美深深地扎根于日本人的审美意识,不但有许多吟咏月光的和歌俳句流传于世,月亮的类型也划分得非常详细,比如山月、峰月、野月、晕月、残月等等。这些细分的月光,来自日本人设计的许多赏月场景。嵯峨天皇的行宫改成的大觉寺里,专门修建了一座观月台,观月台前是仿照洞庭湖修建的水池。赏月,不是举头望明月,而是站在观月台上或者泛舟水中,欣赏倒映在水里的月亮。这个思路跟《寻访千利休》中是一样的。

文章作者

杨璐

发表文章146篇 获得3个推荐 粉丝2892人

周刊主笔、 新消费研究者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日本风物记

微、秘、素、衰

3698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