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文学奖:“格丽克是在恰当的时候被选择了”

作者:孙若茜

2020-10-14·阅读时长14分钟

2015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001个字,产生3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美国诗人露易丝·格丽克


获得诺奖的露易丝·格丽克已经77岁了。1943年,格丽克出生在纽约的一个匈牙利裔犹太人家庭。她的祖父是匈牙利犹太人,移民到美国后开杂货铺为生,几个女儿都读了大学,只有唯一的儿子,也就是格丽克的父亲,拒绝上学,想当作家,但他最终还是放弃了写作的梦想,成了一位成功的商人。格丽克的母亲是一个尤其尊重创造性天赋的人,对女儿很早就展露的诗歌天赋总是给予及时的赞扬。16岁的时候,格丽克因厌食症辍学,开始接受为期七年的心理分析治疗,随后她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的利奥尼·亚当斯(Leonie Adams)诗歌班,后又跟随诗人斯坦利·库尼兹学习。家庭的氛围及求学期间的经历对她的诗歌写作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早期,一些评论认为格丽克是罗伯特·洛威尔和西尔维娅·普拉斯的“充满焦虑的模仿者”,是“揭开日常生活的面罩,显露其悲剧性”的诗人,因此她被打上的是“后自白派”的标签。后期的创作中,格丽克开始更多地将个人体验、个人生活写作成一种“范式”,生活的碎片在诗作中逐渐抽象化,并通常将希腊和罗马神话、《圣经》作为创作的基本面进行书写。

在获得诺奖之前,格丽克几乎获得过美国所有的重要文学奖项。1985年,她凭借《阿基利斯的胜利》(The Triumph of Achilles)获得了美国国家书评界奖。1993年,凭借诗集《野鸢尾》(The Wild Iris)获得了普利策文学奖。2003年,她当选为美国桂冠诗人。此外,她还获得过美国国家图书奖、全国书评界奖、美国诗人学院华莱士·斯蒂文斯奖等等。仅由奖项所堆砌出的已有的文学成就来看,诺奖的选择是在情理之中的。诺奖的消息公布后,国内外媒体的报道中最多出现的字眼之一也是“安全”——一个一定不会引起批评的人选。

当然,格丽克获得诺奖同时也是出人意料的——她被普遍认为并非美国当代最为杰出的诗人。就像10月10日,诗人西川在接受我们专访中所说的那样,美国出现过那么多伟大的诗人,都被诺奖放过去了,现在,这个奖落在了格丽克的头上,只能说,她真是在恰当的时候被选择了。而此时阅读格丽克也是恰当的,“在一个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时候,她并不告诉你世界往哪走,她也没这个能力,她只能很真诚地给你讲讲她自己的想法。而人们在面对灾难的时候,一个真诚的声音是很重要的”。

文章作者

孙若茜

发表文章103篇 获得7个推荐 粉丝708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改变世界的人

2020诺贝尔奖

1932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37)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