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坚定的想象力

作者:张宇凌

2018-02-05·阅读时长8分钟

499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313个字,产生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4.《奇波经》的封面 )

“乌托邦”是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在1516年用来命名自己的书的。Utopia来自希腊语:eutopia。前一个英文词的意思是“不存在的地方”(No Where),后一个希腊语的意思是“更好的地方”。莫尔在发明这个词的时候就暗含一层英式的幽默:更好的地方是不存在的地方。

在“一战”之后。人类第一次经历了最大规模的互相杀戮,人类社会的物质构成和精神构成都被摧毁。这个时候,知识分子最爱用的词中有两个都来自古典文化:一个是“Tabula Rasa”,原意是古罗马老师教学生用的石板,在一个问题解决之后,被擦成空白的状态,也就是说“一战”后,之前的都被抹去,人们要从一种空白的状态开始思考;另一个词就是“Utopi”,是指既然不愿意也无法回顾,那么人们只能向着不存在的未来,去构想另一个更好的地方。奇波·基夫特(Kibbo Kift,后文简称“奇波”)就是当时一个震动欧洲,后来却又险些被遗忘的乌托邦青年运动。而它之所以被学者重拾和再次推出,最重要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它的政治性,也在于它的视觉性和艺术性。

奇波运动出现于上世纪20年代的英国,是一个志在教育青少年的社会运动。Kibbo Kift这两个词语来自古老的凯尔郡方言,意思是“对强大力量的证明”。创始人约翰·哈格瑞夫确立的整体目标是培养一群健康和富有创造力的个体,通过他们来创造一个没有战争、没有贫穷,人类生命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的社会。

文章作者

张宇凌

发表文章48篇 获得2个推荐 粉丝746人

艺术与考古学系博士, 艺术史学者、作家,著有《竹不如肉—西方艺术史上的权力和身体》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引力波

我们的未来将如何改变

218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8)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