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重重威仪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20-09-15·阅读时长2分钟

591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271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图 谢驭飞)


文/雪泥鸿爪

怎样做才算合乎礼仪,是需要做功课的,因为礼仪会随着时间和地点而变化。外国人把我们的礼节已经掌握得很充分了。美国国务院礼宾司前任司长卡普莉西亚·马歇尔在她的新书中说,通常中国人比较客气,在收下礼物前会拒绝三次之多,所以要坚持送直到他们收下。用筷子时,不要舔筷子、玩筷子、搓筷子。

在我们中国,也有很多人在学习西方的礼仪。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说,在上海,有一个法国人开设培养淑媛名士的礼仪课,其中一种课程从上午9点半上到下午4点,学费3688元,算下来倒也不比健身的私教课贵多少。课上除了传授餐桌用具知识、避免尴尬,还教授站立坐行的优雅仪态,学员要头上顶书本,练习如何走得更优雅。

卡普莉西亚·马歇尔讲了一些美国领导人在外交场合的尴尬时刻:奥巴马在跟英国女王干杯时,没多久就在祝酒词中说“让我们一起向女王陛下致敬”,但一般这句话在祝酒词的结尾才说,军乐队一听到就得开始演奏英国国歌,而奥巴马话还没说完,这时乐队不能停止演奏,奥巴马也不能停止发言。敬酒(toast)在英语里又叫“烤面包”,于是这一事件被《华盛顿邮报》称为“烤焦的面包”。这时只能感叹,还是做个小人物比较好,没人会在意你的失礼。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42篇 获得4个推荐 粉丝47967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通往新冠疫苗之路

这样的生活还要持续多久

1927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