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读书
2020-09-02·阅读时长1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728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黄坚 杨贵岚
费米·奥索菲桑(Femi Osofisan)是继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沃尔·索因卡之后非洲涌现出来的最重要的剧作家之一。迄今为止,这位笔耕不辍的尼日利亚人共创作了五十余部戏剧,不断尝试将非洲传统文化与当代西方戏剧元素融合在一起,探究尼日利亚的后殖民社会现状,揭示社会危机产生的根源。实际上,奥索菲桑并非孤军奋战,因为非洲各国的知识分子都意识到一个问题:后殖民时代的非洲依旧无法回避异域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强烈冲突,民众必然要在文化冲突中做出选择。基于此,非洲戏剧家群体以复兴本土文化为己任,执笔创作,聚焦民众的悲欢离合、时代的跌宕起伏,发挥戏剧的社会变革功能,谋求国家的进步发展。在这个群体中,奥索菲桑无疑是个中翘楚,“他对社会中穷人和被践踏者的困境有着独特的关注”(Sola Owonibi,“The Political Consiousness in African Literature: A Reading of Selected Plays of Femi Osofisan”, European Scientific Journal , 2014)。其代表作《从前的四个强盗》(Once Upon Four Robbers)反映了后殖民语境下的尼日利亚因社会经济结构畸形所导致的社会不公现象,展现了戏剧艺术的政治性及社会功用性。
一、独立后的尼日利亚社会现状
除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之外,非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均经历过殖民统治。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非洲各国纷纷取得独立。然而独立后的非洲国家并未真正摆脱宗主国的控制,西方强国以隐性方式推行文化霸权。后殖民主义严重影响了非洲国家的文化格局和社会发展,因此 “后殖民语境 ”自然成为非洲国家现状概述的有力注解。西非第一大国尼日利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袤的土地,人口密集且民族文化多元。殖民前的尼日利亚主要依靠农业和矿业发展经济,虽谈不上富裕,但尚可自给自足。然而英国的入侵打破了这一局面,将该国变成了无主权自由的殖民地。殖民政府对尼日利亚实行 “间接统治 ”,以商品输出的方式掠夺尼日利亚丰富的原材料,强制尼日利亚人民作为廉价劳动力参与经济活动。尽管殖民政府宣称 “其目标是促进殖民地发展和提高人民福利 ”(Wolfgang F. Stopler,“Ecomomic Development in Nigeria”,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 Vol.23, No.4),可实际情况却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尼日利亚,以获取更多的利益。尼日利亚逐渐丧失其经济发展的自主性,陷于政局动荡、社会两极化的困境之中。
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尼日利亚终于在一九六○年迎来了独立。不过,独立后的尼日利亚并不如人们所预期的那样美好。殖民主义的荼毒和西方强国的干预导致尼日利亚社会千疮百孔,“一直无法有效摆脱殖民时期 ‘遗产 ’的影响,其经济发展的 ‘自主性 ’受到严重的制约 ”(同上)。尼日利亚试图摆脱 “倚重外国资本、私人资本和贷款 ”的固有模式,力求发展独立自主的民族经济。七十年代,尼日利亚迎来了经济复苏和腾飞,“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为 8%,投资率每年高达 35%,其石油部门对经济增长贡献凸显,有‘石油经济起飞 ’之誉 ”(托因·法洛拉:《尼日利亚史》,东方出版中心二○一
○年版)。可惜的是,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如昙花一现。在后殖民主义阴影的笼罩下,尼日利亚既无法有效地解决殖民时期遗留的经济结构问题,也无法规避国内政局动荡的影响,经济形势每况愈下,国家发展难以为继,由“昔日的 ‘非洲经济巨人 ’沦落为十足的 ‘非洲经济乞丐 ’”(Toyin Falola, Julius Ihonvbere,The Rise and Fall of Nigeria’s Second Republic 1979-1984 , London: Zed Book, 1985)。为进一步巩固对非洲的控制,原宗主国不断以其在资本发展过程中奉行的金钱、资本、利益至上的文化价值观,冲击包括尼日利亚在内的非洲国家。在此大环境的影响下,尼日利亚本土文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威胁。
发表文章1317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0770人
人文精神 思想智慧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