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读书
2020-09-01·阅读时长7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864个字,产生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奇恩·塔巴克希 李若虹译
德黑兰,二○○八年七月二十日 —“我可以带本书去吗?”
来逮捕我的人可能都觉得好笑,我竟然自以为不等读完一本书就能出狱。不过他还是点点头,以示默许。
除了地上的一条毯子和一部《古兰经》,单人牢房里空空如也,但是我被准许带进来一本书和一副眼镜。我裹着毯子,抬头看到荧光灯的亮光透过厚重的金属门上的小铁窗射进来,于是我对准一缕光线,翻开书读起来。
有时,我难以入眠。灯泡高悬在上,总是亮着,发着微弱的光,也不知道到底是白天,还是夜晚。我只得放慢阅读的速度,尽量拉长眼下的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和家人的唯一联系。这本书给我带来安慰,同时也勾起了一阵阵的酸楚,因为我带入狱中的是哈兰德·胡塞因的《追风筝的人》,书中讲述的那个令人伤心、痛苦的故事就发生在我生活的世界的那个角落。其实,我真希望能快快卒读,把书放到一旁。
当我意识到自己在德黑兰的埃万监狱来日方长时,一阵恐慌渐渐袭上心头,因为我实在难以想象,一旦读完手头这本书,我该如何打发日子。想到眼前空茫而又无边无际的时光,我感到惧怕。在这间与世隔绝的监房内,个人活动的空间缩小了,而时间却被拉长了,长得让人可怕。想象力如同野马脱缰 —希望、恐慌、乐观、畏惧、屈从和宁静等感觉,轮番在心头奔驰,翻来覆去,相互冲撞。
此外,我还做些别的事儿来分心。一天几次,我站在浴室喷头下,奔流的水柱浇灌着全身,我闭上双眼,强劲的水势冲到脑壳,我的思绪在轰鸣回响声中消隐。就那几件换洗衣服,洗干净了后,我再清理脚下粗糙的地毯。我还不停地来回走动,尽量以此使自己疲惫不堪。我还使出全身力气去打蚊子。这番运动使我感到稍稍坚强些、平静些。可是,当坚强、平静的感觉过去后,狱内依旧,只有四壁和我自己。
发表文章1317篇 获得6个推荐 粉丝20770人
人文精神 思想智慧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