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古代书法伪作的成因

作者:读书

2020-09-01·阅读时长1分钟

572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33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刘涛

古代书法伪作,成因多端,可归三类。

第一类,将临摹之迹混同名家书迹。东晋张翼善于模仿王羲之书迹,所仿羲之奏表,几欲乱真,羲之亦不能别。梁内府所藏王羲之《便服改月》一纸,经陶弘景鉴定,乃张翼所写(《与梁武帝论书启》)。南朝 “多学大令,其康昕、王僧虔、薄绍之、羊欣,亦欲混其臭味,是以二王书中,多有伪迹”(张怀瓘:《二王等书录》)。

文章作者

读书

发表文章1317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20770人

人文精神 思想智慧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读书

D U S H U

1291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