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怡
2020-08-12·阅读时长11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975个字,产生1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8月4日傍晚,抵达贝鲁特港爆炸现场的救护车和消防人员。画面中央被浓烟笼罩的建筑是邻近第12号货仓的国家储备谷仓塔
贝鲁特在燃烧
没有哪位跨国航运承包商乐于在负债累累、陷入破产之际被全世界知晓自己的名字,伊戈尔·格雷丘什金(Igor Grechushkin)也不例外。这个定居在塞浦路斯的俄罗斯移民直到2012年才拥有了第一艘完全属于自己的货轮“罗苏斯号”,两年后就因为船只年久失修以及拖欠港务当局大笔服务费,被迫将这条“九手”破船、9名船员以及2750吨货物抛弃在了黎巴嫩贝鲁特港的防波堤旁。不过格雷丘什金并没有被这件小事困扰太久——他迅速为自己名下的航运公司申请了破产清盘,将每一分钟都在漏水的“罗苏斯号”甩给了债权人。贝鲁特的乌克兰领事接走了大部分船员,订购货物的莫桑比克公司则声明放弃追索(他们原本也只支付了运费)。类似的纠纷在航运业每年都要发生上千次,多数情况下的结局是不了了之。看上去,这一回也不会有例外。
但他想错了。2020年8月5日,格雷丘什金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大名出现在了全球所有主流媒体上。一天前,从“罗苏斯号”上卸下的那2750吨“货物”在贝鲁特港12号仓库里爆炸了;它们的学名叫作硝酸铵,通常被用来制作化肥或者工业炸药。2750吨硝酸铵爆炸的威力相当于1155吨常规炸药,是“战斧”式巡航导弹攻击威力的2.3倍。超过220人在这起大爆炸中当场身亡,110余人下落不明,至少有7000人不同程度受伤。
黎巴嫩政府公布的录像画面显示,当地时间8月4日傍晚5时许,位于贝鲁特港仓储区西南角的12号货仓开始飘出浓烟。由于这一区域邻近黎巴嫩的国家谷物储备粮仓,港口当局立即派出9名消防员和一辆水车赶往现场。但当他们抵达货仓后,却发现整个区域已经被烟雾笼罩,并且传出“疯狂的噼啪声”。
8月4日傍晚,黎巴嫩贝鲁特港大爆炸发生后,匆匆赶到现场的救援人员正在建筑废墟中寻找生还者。截止到8月10日,事故中确认的遇难者已经超过220人
下午6时07分,监控画面中出现了第一波爆炸,伴随着橙色火花和不间断的清脆爆鸣声。初步调查推定,爆炸原因可能是库存烟花失火——硝酸铵本身是一种钝感化学品,引爆条件相当苛刻,并不会像普通炸药一样因为撞击或者小幅升温就骤然爆炸。但当环境温度达到或超过180度,并且持续一段时间后,硝酸铵就有发生爆炸性分解的可能。据法新社的消息,12号货仓当天正在进行维修,可能是施工产生的电火花点燃了一批库存的烟火,而烟火产生的火焰和高温又蔓延到了同一货仓内的硝酸铵,最终酿成大祸。
下午6时08分18秒,即第一波爆炸发生后大约半分钟,规模更大的第二波爆炸从仓储区升腾而起。醒目的铁锈红烟雾(来自硝酸铵分解产生的二氧化氮)和巨大蘑菇云释放出的冲击波,以港区为中心向周边平推了大约10公里,造成极其惊人的破坏。航拍画面显示,12号货仓及其毗邻的填海区域被整个撕碎,留下一个半径120米的大坑,酷似月球表面的环形山。与之相距仅数百米的贝鲁特第二大储备粮仓被夷为平地,库存的1.5万吨谷物全部烧毁。停泊在仓储区东侧码头上的“东方皇后号”邮轮在严重受损后倾覆沉入水中,留守的轮机人员有2名遇难。集装箱码头西侧系留的两艘废船和一艘货轮也被冲击波拍成了一堆扭曲的金属,但由于它们的阻挡,装卸码头主体以及林立的龙门吊没有发生大面积垮塌。
发生爆炸的港口仓储区及其西侧毗邻的贝鲁特新中央区,是黎巴嫩在1990年内战结束后通过填海建设重新规划的新区域,坐落着一系列高层钢结构建筑和新建居民楼。从港区方向来袭的冲击波拍打在这些新建筑上,造成大量金属外立面脱落、玻璃碎裂溅出,数千人因此受伤。距离爆炸点仅有1公里的圣格奥尔基医院是整个贝鲁特历史最悠久、设备最现代化的公立医疗机构,该医院2005年建成的新大楼在爆炸中遭到了永久性结构损坏,位于顶层的急救中心发生垮塌,整个大楼因为断电被迫临时关闭。在10公里外的贝鲁特国际机场航站楼,天花板上的轻质装饰物和吊灯被震落到了地上,有工作人员一度以为遭到了空袭。
发表文章196篇 获得20个推荐 粉丝2498人
身与名俱灭、江河万古流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