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咸鲜绍兴:古早味与日常气

作者:薛芃

2020-08-12·阅读时长18分钟

5544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9281个字,产生3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绍兴是座水城,老人们喜欢在河边或巷口支张小桌吃饭


摄影/黄宇

我对绍兴的偏爱,最初源于遍地的故居。

在手机上打开绍兴地图,最显眼的几个地标是鲁迅故里、书圣故里、周恩来祖居,再把地图一点点放大,那些名气稍微小点的故居都显了出来。从大禹陵开始,到越王台、陆游故里、青藤书屋(徐渭故居),直到年代较近的蔡元培故居、秋瑾故居,绍兴在每一个阶段的历史中都能找到高光时刻的对应坐标。倘若这些故居放在同一级别的其他城市,个个都会成为地标。而放在绍兴的地图上,这些大大小小的故居似乎谁都没那么突出,它们挤在小城里,便成了一个集合,一同把城市平面的地图撑得立体起来,撑得更有厚度。

在这个历史厚度很深的小城,饮食也自成体系。霉与臭、糟与醉、酱与卤、河之鲜,是绍兴最为人熟知的味道。无论是哪种传统的烹饪方法,都可以往千百年前追根溯源,也总有名人典故能擦上边,像是霉干菜焖肉是明代文学家、画家徐渭首创,素炒鸭子与绍兴人贺知章有关,?豆腐是北魏郦道元在绍兴(当时称会稽)考察时传播开的,鱼圆甚至可以追至秦始皇对鱼肴的钟爱。

虽然这其中有不少杜撰和传说,源头无从考证,但人们在谈论饮食时,仍喜欢以典故开头。以典佐菜,吃起来似乎滋味更丰富些。比如素炒鸭子是贺知章晚年返乡在道观里吃的一道素斋,既然贺知章喜欢,那他的“忘年交”李白是否也有可能吃过?这么一想,再吃素炒鸭子时,心中便会多几分波澜,一边是对食物的敬畏,一边是对历史的遐想。在贺知章面前,孔乙己的茴香豆瞬间低了几个段位,好像菜式也有鄙视链似的。但其实,素炒鸭子不过是一道普通的素油炒千张,口感倒是真的很特别,鲜软绵滑的。

在典故的铺陈下,绍兴味道加了层滤镜,那么移开历史的滤镜之后呢?我们在绍兴吃了各式饭馆,从名声最响的咸亨,到小巷深处独卖卤大肠的小铺,从在上海起家又回归绍兴的传统餐馆绍东家,到城南破旧的24年私房菜馆老胡子,吃来吃去,离不开霉臭、糟醉、酱卤、河鲜,这些传统味道看起来挺“土”的,没有一点架子,吃起来也没有想象中江南的精致,而且咸,却吃得畅快无比,下饭又下酒。


绍兴美食博主王小嘟,她的公号“Dojoy跟我走”专注于介绍绍兴美食和生活方式


干菜的天下

问及绍兴的地道餐馆,河埠头总会被提到。于是,我们第一顿绍兴菜便吃这里吧。

河埠头,名字起得很随性,因为店铺是西小河埠头的两层老宅子,老板娘陈小燕就直接叫它“河埠头”,好记。绍兴是座水城,在上世纪90年代城市大建设之前,老城内水路亨通,去哪儿都可以划船到。现在主要河道都保留了下来,但不再有居民靠撑乌篷船生活。河埠头倚着西小河,河对岸,望着王阳明故里。在北海桥直街与西小路交口的转角处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北海鲤鱼谢公钓”,指的是老城里的北海桥、鲤鱼桥、谢公桥和西郭(迎恩)门的吊桥。直到今天,绍兴人说位置,仍喜欢把附近的桥作为参照,无论其他建筑和门店怎么变动,但桥与河总在那里。

绍兴本地的美食博主王小嘟是我们此次绍兴行的“地头舌”,来河埠头之前,她跟我万千嘱咐:“你得早点去,好多菜是靠抢的。”傍晚到小店时,正是晚餐的高峰期。从厨房到用餐区之间的走道,不过3平方米,熟食、新鲜素菜、水产缸依次排开,小店里的各样菜式一目了然。

进门的台面上,一边是霉臭区域——蒸臭豆腐、霉千张蒸肉糜、干菜焖肉、鱼鲞蒸肉饼,另一边是酱卤系列——酱鸭、白切鸡、素卤什锦、酱香肠。这张桌上装满菜的碗像是在河埠头里坐下的密码,进来的人总会从桌上指上一两盘,端到自己的餐桌上。

厨房里热火朝天,掌勺的陶大厨动作麻利得很,一个人守着四个灶台。江南的夏天太热,灶台边更是难待住人,陶师傅索性打了赤膊,脖子上的金链子明晃晃的,一身社会气,但一笑起来就露出了憨态。我们进厨房时,他正在做一条红烧鲫鱼,鲫鱼虽刺多,但在河鲜里却是肉质最细嫩鲜美的。只要肉质好吃,江浙人从不怕鱼刺多。


清早府山公园边的早市街道


炒菜的空隙时间,他还要准备明天的干菜焖肉。猪肉一定是肥瘦相宜的五花肉,在锅里炸出了油、上色之后码放在蒸盘里。五花肉油滋滋地冒着热气,陶师傅从柜子里拿出一大包干菜,严严实实盖在肉上,“最关键的是放糖”,话说着他便开始大手笔地放糖,毫不吝啬,白糖覆盖了干菜的一半。“干菜很咸,我们得放很多糖中和掉这个咸味,才好吃。”陶师傅说。即便如此,这么多糖还是令我惊讶。蒸盘摆上炉蒸,40分钟后要把所有的干菜翻个面,再继续蒸40分钟,这一大盘便是明天河埠头干菜焖肉一天的供应量。

说起干菜,我想起有一天在鲁迅故里做绍兴融合菜的寻宝记吃饭。我们跟老板和主厨商量很久,希望看到一桌全醉宴,也都是寻宝记的招牌菜。以醉和糟的做法为主,各种鱼肉虾蟹摆满了一桌,糟醉的菜都是实打实的肉,没有半点含糊,几筷子下肚也就基本能吃个半饱了,口中还留有老酒香,满足得很。可架不住吃得多,主厨见我们在糟鸡醉蟹面前败下阵来,不经意地说了句:“来份过桥河虾吧,清淡一下。”我有点怵,还有虾?于是放下手里那只熟醉朝虾,又看了一眼桌上的冰醉小龙虾。

过桥河虾端了上来,一大盆煮沸的汤和一碗还在蹦跶的活河虾,顺着沸汤的热气,是干菜的清香飘出来。汤是典型的绍兴做法,干菜丝瓜汤,只要几根干菜味道便可鲜美,又配了几片扁笋提鲜,新鲜的小河虾放进沸汤里瞬间变红,又能增添几分鲜味。到了夏天,绍兴家家户户都会喝干菜丝瓜汤,以前家里富足的就会放点河虾开个荤。

文章作者

薛芃

发表文章137篇 获得17个推荐 粉丝920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隐秘的美食

湛江 绍兴 开封 凯里

1598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38)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