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与金沙(四):“极而吐加共和国”

大地与金沙(四):“极而吐加共和国”

作者:卜键

2020-07-28·阅读时长5分钟

978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538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李金镛,1887年担任漠河金矿第一任总办,是漠河金矿的开拓者(FOTOE供图)


至1885年春,漠河金矿已发展为相当规模,竟被称作“极而吐加共和国”。极而吐加,是开矿俄人对老沟河的叫法,而随着译音的多样化,又作“热尔图加共和国”,或是“什都喀共和国”,被指为沙俄支持的在我国掠夺黄金的国中之国。

老实说,初次看到这样的名字,我感到很惊异,也引发了极大的兴趣,费尽心力去搜寻史料,所获无多,所见记述多混乱重复,难得真相。加上本人不懂俄文,不能直接阅读俄国记载,又隔一层。国内近年来刊发了一些文章,对此项研究有所推动,但立论多不够严密,还有阐发的空间。在此试着捋一捋线头——

与俄国人在漠河疯狂盗采几乎同时,俄国报刊已出现相关报道,如《西伯利亚》于1885年刊登了《俄国的非法掘金》《针叶林中的百万富翁》《鹰场》等文章,《符拉迪沃斯托克》于1886年刊载《来自废物地的财富》,其中拉达特维奇的《鹰场》还附了一帧照片,注曰:“这是热尔图加的中心广场,所有重要集会在此进行,包括法院审判和惩处犯人。”广场的名称为“鹰场”,中央是一大间办公室,矿山管理机构所在,屋前有一个讲台,讲台挂着铃铛,左右摆着两架大铁炮,以及“堆成塔形的铁炮弹”。文中虽没有“共和国”的字样,但也透露出一个独立王国的排场,有独立的司法审判,也拥有军械火炮。鹰场,源自俄国的一种古老的掷硬币赌博游戏“奥良卡”,因为硬币的一面是“鹰”,故有此名。

数年后随李金镛到此地的宋小濂,在《北徼纪游》中写到过一点儿,曰:“漠河地处北极,向属荒漠无人之区,叠嶂丛林,上蔽天日,只以地产金沙,遂使鸿蒙渐启。先是,俄人知漠河产金之盛也,相率私入窃挖;渐而中国流民亦有闻风而至者。利之所在,人必争趋。三五年间,中俄金匪聚至数千。”书中没有详记金矿原先的情形,也没有提到“极而吐加”“热尔图加”等名目。

文章作者

卜键

发表文章165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299人

国家清史专家、金学研究专家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我家住在长江边

南方大水,何以成灾

13854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