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苗千
2020-07-15·阅读时长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374个字,产生9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7月5日,穆罕默德·本·拉希德航天中心的工程师在查看KhalifaSat卫星模型
由中国、美国、阿联酋三个国家分别设计制造的三款不同的火星探测器即将飞往火星。人们期待着它们的成功,更期待它们能够带回关于火星生命痕迹的消息。这必将开启人类探索火星的全新阶段。
不同的火星探测项目之所以都选择在大约相同的时间进行发射,是因为地球和火星的运行周期不同,为了使探测器从地球到达火星的时间尽量缩短(大约7个月左右),发射就需要选在太阳、地球、火星三者大约在一条直线的时机进行。以此算来,大约每26个月会出现这样一个发射的窗口期,而每个窗口期有20天左右。人们必须在这段时间之内把握机会,否则就要再等两年多的时间(此前也打算在这个窗口期进行发射的欧洲空间局与俄罗斯合作的火星计划被推迟到了2022年)。
在这三者之中,最先升空的将是阿联酋火星任务(Emirates Mars Mission)的“希望号”火星探测器。这项火星探测任务主要是由在2006年成立的穆罕默德·本·拉希德航天中心(Mohammed Bin Rashid Space Centre)负责。这也是阿拉伯国家的第一个星际探测任务,计划于2020年7月15日,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在日本种子岛航天中心使用H-2A型火箭将“希望号”火星探测器送上太空。
重约1350公斤的“希望号”探测器将不会在火星表面登陆。在2021年2月到达火星轨道之后,“希望号”计划在火星轨道上工作大约一个火星年的时间,对火星大气层进行前所未有的全面考察,并且探测在一个火星年内火星大气中氢气和氧气的流失情况。它利用一个600瓦特的太阳能面板为自身供电,同时还有一个直径1.8米长的天线与地球进行通信。“希望号”每环绕火星一圈将花费55个小时。
中国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也将于这个发射窗口在海南文昌发射场由“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送入太空。“天问一号”的名字来自于屈原的长诗《天问》,它包含火星轨道器、着陆器和火星车三个部分,计划完成火星环绕、着陆和探测三大任务。其中轨道器将配备高分辨率照相机、中等分辨率照相机、地下雷达、矿物光谱仪、中性和高能粒子分析仪,以及一个磁力仪等科学仪器,而重约200公斤的火星车则配备了探地雷达、多光谱照相机、激光击穿光谱仪,以及用来探测气候和磁环境的科学仪器,将由太阳能板提供能量。
发表文章326篇 获得7个推荐 粉丝3983人
喵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