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20-07-09·阅读时长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299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图 陈曦)
文/李晨昱
“我觉得你还是应该考虑当数学老师,你懂的,在美国找到历史老师的职位对你来说应该近乎不可能。”当我询问我的教育系教授对我未来职业走向看法的时候,那个慈眉善目的美国教授是这样回答我的。
可是我偏偏不信邪:我在高中时期最爱的科目就是历史课,可是我所参观过的美国中学的历史课都不尽如人意甚至令我咬牙切齿,我认为我能比他们做得好。抱着“你行你上”和“走着瞧”的想法,我申请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历史教育研究生项目。
项目安排我们在纽约的两所中学实习,第一所在布朗克斯区的新移民高中,所有学生都是来自多米尼加共和国的低收入新移民。实习期间,我基本没有什么独立教学的机会,而是被安排在教室后面给几个屡次挂科的学生一对一辅导,帮助他们备考纽约州的历史考试。在与这些学生交流时,我发现他们中的很多人基本没有什么动力学习,“我将来就想像我舅舅一样做建筑工人,也不需要高中文凭,他刚刚买了一辆本田,特别好”。
后来对口的老师请假两天,我终于有独立教学的机会,可是学生根本不听我的,其中一个学生甚至站在桌子上跳舞。我有些失望,既然他们都没什么动力学习,那我为什么要在他们的身上浪费时间?在这所学校,我渐渐变成了我最初所厌恶的老师形象:我并不关心学生和让他们失去学习动力的原因,我更在乎的是几点下班以及晚饭吃什么。
第二所学校是上西区的一所初中,大部分学生来自曼哈顿的中产家庭。在这所学校,我终于有了教学机会。第一天上课的时候,一个学生喊道:“我喜欢你的口音!”童言无忌,但也让我无言以对,来美国这么多年,从没有人做出这样的评价,我开始对我的一言一行有了无法控制的不自信。每天晚上,我会把第二天上课要说的话打印出来并反复朗读;我会反复确认自己的课件,生怕出现一丁点事实错误和语法错误。在讲到美国历史的时候,每当课本中出现“我们国家”这样的用词的时候,我总会觉得很尴尬——我并不是美国人,这也不是我的国家和我的历史,我凭什么教这些美国孩子他们国家的历史?当年教授对我说的话又重现耳畔。
发表文章6041篇 获得19个推荐 粉丝47964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