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背叛与渴望

作者:陈赛

2020-07-01·阅读时长10分钟

5368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072个字,产生249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比利时婚姻咨询师埃斯特·佩瑞尔


我的朋友A君有一个老公,两个情人。结婚的时候,也觉得找到了the one,世界上再没有比他更好的男人了。她喜欢聪明的男生,但对方还需要在感情上憨厚淳朴,有什么好吃的会想着给你留着,有什么好玩的会想着给你看一眼,好像这都是世界上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和他在一起,她觉得心里温暖而踏实,心想这大概就是被爱的感觉。

但是,像所有出轨的故事一样,几年的婚姻生活下来,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曾经的爱情渐渐磨损,曾经的彼此欣赏变成了相互找茬,他嫌弃她的情绪化,她嫌弃他的不成熟,他想要贤妻良母,她有事业追求,她越来越感觉不到自己在他心中的独特性,越来越怀疑他对她的感情是人对冰箱的感情。“冰箱”的比喻是从日剧《昼颜》里来的,剧中那位婚外情不断的贵妇丽佳子告诉朋友,她觉得自己像一个冰箱,打开就有食物,生活少不了,但从来没有人想去保养维护。

有时候,她觉得,出轨是对于不完美人生的某种不完美妥协。与日常生活的责任相隔绝,婚外情的平行宇宙是理想化的。因为隔着距离,很多缺陷可以容忍,因为隐秘,所以期待。她知道自己所承担的风险,也愿意承担那份风险,所以彼此之间的那份爱也显得更纯粹,具有超越性。在这个脱轨的空间里,她得以重新想象自我。跟不同的情人在一起,她觉得自己是不一样的人。

深夜聊起这些,我对她说,你的出轨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存在主义式”出轨。

一个人为什么会出轨?

有人把“出轨”归罪到人的天性上。进化生物学支持这样的说法,比如进化人类学家海伦·费舍尔在《我们为什么结婚,又为什么出轨》一书中指出,人类出轨的天性很可能是在漫长的史前时期形成的。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出轨是一种能带来下一代基因多样性的适应性机制。

有人愿意把“出轨”归罪到一夫一妻制本身,它根本就是一个社会的阴谋,或者制度设计的缺陷,就像A君说的,如果一条铁轨能让100辆火车出轨,那么肯定是铁轨的问题,而不是火车的问题。

著名的比利时婚姻咨询师埃斯特·佩瑞尔说,当我们谈论出轨时,根本没有一个中立的词可以谈论这件事情。“渣男”“小三”“通奸”“不忠”“背叛”,你能想到的所有关于出轨的词都带着道德审判。而道德审判常常是简单化、两极化的,你要么是施害者,要么是受害者;你要么是渣男,要么是圣人;你不谴责,就是纵容;你试图理解,就是合理化。她认为,这种两极化的思维存在于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滋生的是狭隘、评判和歧视,而且对婚姻的任何一方都毫无帮助。

文章作者

陈赛

发表文章232篇 获得31个推荐 粉丝4068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理想婚姻

存在吗?

1351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49)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