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读推荐
2020-04-23·阅读时长4分钟
20世纪80年代,考古学家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遗址中,挖掘出了一批骨笛。经测算,这批骨笛中年代最早的,已距今约9000至8600年 。贾湖骨笛的发现,也宣告着:中国远古的音乐文明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诞生,它的历史比5000年的华夏农耕文明还要久远。
无论是民族乐器的继承与发展,还是传世古曲的流传与演变,甚至对于中国音乐到底起源在哪儿,很多国人也仍然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陌生的背后,是国乐在国人审美取向里的长期缺位。
这一次,我们精心策划了《听吧!国乐——9000年音乐美学与高光乐器》精品课,希望能够带大家真正认识国乐、走进国乐的世界。
我们邀请了十位重量级的“国乐大师”,他们中既有亲临一线的音乐考古专家、音乐史学者,也有享誉国内外的乐器演奏家、表演艺术家。
中国音乐史学会名誉会长、著名音乐史学家王子初老师在总序部分,介绍了“中国音乐的起源”,引发了很多中读听众的兴趣。有关东方音乐的起源和独特性,听众也发表了诸多自己的见解和感触。
中读君也将其中的一些有感触、有见解的读感收集起来,集合成本期读感周刊。
(以下是中读君在中读精品课“听吧!国乐”总序的评论区搜集到的一些优秀读感。)
@洋洋羊
提政治必然有编钟,被编钟的声音美到是在国家宝藏里,厚重,沉稳,庄严,完全是王权的代表啊。作为墓葬品,更是说明了这一点。
@ 150*****821
《乐记》中有云:“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徴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怗懘之音矣。”用五音比喻各种人物,说明要有序协调,才能奏出和谐之乐。音乐的道理也可延伸至更多方面。
@谈星
通过音乐,一方面唤起祭礼之人内心深刻的情感,一方面与祖先和神明进行无言的对话,此时无声胜有声
@沙啦啦沙
首先就知道了一个我原来一直不知道的事儿。我一直以为周公指的是╰◉ᾥ◉╯周文王,没想到是周武王的弟弟——姬旦🥚。他可真是个人才,使用了礼乐制度把人按住,你是个啥你就享有啥。别胡思乱想的往上窜,告诉你,门都没有!
@文臻
初中音乐课本中有一课是介绍“神奇的编钟”。了解到古人在那个时候对合金配比有那么深的研究,还能发明一钟双音的技术,真是对古人的智慧叹为观止。今天从老师课里,又学到了“宫悬”,了解到了金石之声背后蕴含的政治和阶级的意味,对编钟的了解又进了一步
@小李老师
青铜编钟,国之重器!用一套乐器代表了国家的礼与法,我们可以通过这几千年前的文物去体会前人的生活。我们国家就是有千年传承的礼仪之邦,考古学就是了不起!
@ 158*****328
每件物品的产生发展都不是偶然的,都是因为使用者的需要而最终变成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创造力是惊人的
@夏非阳
文史不分家,学什么都得学历史。何为渊源?铜管的起源就是海螺号、牛角号,起初也就是发声器而已,用以号令,可能跟音乐也没多大关系。可慢慢演变,也成了如今非常重要的能演奏很复杂的曲调的乐器。想来真是有意思。
@阿芙塔洛斯
一直以为牛角号这些都是天然的,听完这一篇,明白了,原来除了自然之物以外,还有人为活动在里边。人类效仿自然,智慧
@轩辕
今天课程中印象最深的是老师讲的“今天你就是个乐器,昨天你就不是了”,逗坏我了,当然还有“这是不对的”,我可没有曲解老师意思哦,哈哈哈,太幽默了。
@暂时没昵称
乐器的产生是偶然也是必然
偶然是为了生存
必然是生存下来后的可持续发展
😁
@鬼脸汉堡
哈哈,每次听到王老师那一声大家好就很振奋有没有?!我也觉得,乐器最初是为了集体生活中的警示之用,而后才是为了欣赏,艺术,美,远古人类身处的空间一定与我们不同,真想知道他们那时候的生活轨迹呢
@ 186*****525
这也是文明生长的过程吧,乐器文化传到我们中国,长着长着就长成了中国人的样子。
想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乐器传到国外去了,然后长成了外国人的样子?
@说说
音乐不可完整的记录,大概是因为不是每一个弹奏的人的心绪会完全相同,但这也正是音乐的魅力所在,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 155*****882
琵琶和箜篌竟然不是中国古乐器,但是从西亚两河流域流传过来后被改造了。前两天看东华帝君弹竖式箜篌,以为中国古乐器呢。想想看,估计东华帝君不是汉人😂
@秋水流波
昨天听课的时候就在想,记录下琵琶上按弦的位置,不知道每根弦的空弦音也没有用。还有,不知道这个按弦位置是怎么标的。如果只是标按几指也没用,因为不能确定按指的准确位置。如果是标距离,那每把琵琶大小不同,同一距离的音也不同……想记录下一首歌真的是好难。
@南晓月
庞贝古城的覆灭,楼兰古城的消失,大概都是偶然。无意中被发现,则是另一个偶然。甚至,人类的出现,也是一个偶然。无数个偶然的叠加,造就今日的世界。
在中读 App 的读感区,华丽精美的文字不是必须,波澜壮阔的经历不是必须,只要你真情流露,坦诚倾诉,无论多么朴实无华,都将是一期一会的【读感周刊】的不二选择。
点击下图即可进入详情页
发表文章927篇 获得6个推荐 粉丝4227人
精选内容推荐,分享最新的热门好知识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