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豆瓣9.1回归,年度最佳英剧为何还是它?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11-05·阅读时长20分钟

69人看过
刚刚播出的第五季,仍旧维持前四季的超高口碑,豆瓣评分高达9.1分。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文|唐天宝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请谨慎阅读

流年似水,《流人》却从不爽约,是英剧迷每年必看的节目。刚刚播出的第五季,仍旧维持前四季的超高口碑,豆瓣评分高达9.1分。

说实话,在观看过程中,我还是为可能开出来的评分,暗暗捏过一把冷汗。因为前作实在太优秀了,一般规律都是高开低走。而本季的案子,其实并没有那么曲折,主要是敌人有点太脸谱化了,几乎是九十年代动作片的套路:随随便便找个中东国家(这回是利比亚)的恐怖分子就完事了。这些脸谱化的恐怖分子并不能与前作中苦心蛰伏的“蝉”,或者男主小河的那位极残忍而又深不可测的生父“弗兰克”相提并论。

但是等全套剧看下来,我完全同意打高分。此季的编剧也像心思巧妙的特工,巧妙地转移了看点:在谍战主线偏弱的情况下,反而让黑色喜剧的部分肆意绽放。反正让观众爽到就行了,那可以有一千种方法,谁说非得绞尽脑汁斗智斗勇、烧大钱动枪动炮?

而这也正是一部长篇系列剧的优势,它不需要每次竭尽全力讨好观众,因为那么一帮固定的人物,已经变成观众的老友,彼此已经有爆出火花的各种可能。

 “伦敦规则”与“去稳六步法”

本季的小说原著,题目是“伦敦规则”。它与所谓的“莫斯科规则”相对应。间谍行内自冷战以来流传的说法是:“莫斯科规则是提防背后冷枪,伦敦规则是小心擦好屁股。”也就是说,“伦敦规则”不强调战场上的胜利,而是专注于“甩锅”。

一线特工打生打死,后面的官僚挖空心思推卸责任,甚至演变为“你的领导比你的敌人更加致命”——这种黑色处境,一直是《流人》系列的底色。在以往的剧集里,也一向是谍战和宫斗齐头并进。

本季的谍战部分,核心概念是一套“去稳六步法”。它本是以前英国情报部门用来搞乱他国内政的一套步骤,现在却反过来被利比亚恐怖分子利用,在伦敦大搞恐怖袭击。具体来说,这套方法分为:“渗透特工”、“屠杀平民”、“瘫痪交通”、“控制媒体”、“刺杀民粹领导人”、“弄瞎敌人双眼”(还有一个隐藏的第七步:回蜇)。

所以在全剧一开始,就是一场对伦敦平民的无差别枪击,而枪手本人——一个被极端民族情绪煽动的英国人——随后也被黄雀在后的恐怖分子从高处狙杀。顺便一提,这场戏拍得也比《风林火山》里开场的类似枪击事件要好,因为它巧妙地限制了视点,既省略了绝大部分暴力场面,也让叙事显得简洁有力。

剧情随后沿着“去稳法”的余下步骤走。比如“瘫痪交通”就是在加油车里动手脚,让车子在路上起火,而“控制媒体”则是用毒品引诱流浪汉去动物园炸企鹅。这里面有一种很古早的“本格”趣味,就像阿婆在《无人生还》里用民谣预告凶杀,答案明明已经半遮半掩地告诉你了,但这题你却还是解不出来——谁会想到去炸企鹅?

然而,谍战毕竟还是不同于本格推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恐怖分子怎么可能拿着一套“方法论”按部就班呢?这就只有书生才会这样写,而原著作者米克·赫隆的确是一位“书生”,他是牛津英语系的高材生,却并无勒卡雷那样亲身浸淫于谍战的经历。

在“去稳法”的框架里,斗智显得过于刻意。我看到一些观众抱怨“流人”部门的老大,杰克逊·兰姆(加里·奥德曼 饰),“智多而近妖”——这是鲁迅对于《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的吐槽,也是我观看时不禁跳入脑海的一句话。因为他的“推理”其实是没有详细步骤的,他就是“知道”。剧中多次出现,敌人慌慌忙忙逃走,却发现在路的尽头早有兰姆等候。

说完“智斗”,再来说说“械斗”。本季虽然有一个炸裂的开场,但是后续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枪战场面,完全无法与前面几季相提并论。这一方面大概也是因为,主创觉得珠玉在前,实难超越,倒不如走冷处理的路线。武戏降级的一大特征,就是我们又帅又能打(也耐打)的男主小河(杰克·劳登 饰)在本季失去用武之地,几乎沦为配角。

当然从剧情本身来说,武戏降级的原因是:本季里的恐怖分子,人数、装备、素质,其实都挺一般。还有一点,就是拿着“去稳法”照本宣科的他们,到底还是太呆板了。他们一开始的终极诉求,居然只是“一亿英镑”的石油赔偿金,相信很多观众都会觉得太老土了。而后续他们撕票,要在枪击受害者的悼念仪式上再次枪击,则显得非常自作聪明。因为既然热门政治人物到场,且之前已经发生过对“民粹领导人的暗杀”,那里的安保必然严格,他们完全是以卵击石。

说到底,本季的恐怖分子除了要钱和杀人这些非常泛泛的行为,缺乏一种更特殊的私人恩怨。比如“蝉”就跟杰克逊·兰姆有特殊关系,而“弗兰克”是男主的父亲。剧情最终安排其中一个恐怖分子去暗杀军情五处的“首席”克劳德·惠兰(詹姆斯·卡利斯 饰),似乎想补上这一块,仍然显得太刻意了。

总而言之,“伦敦规则”其实远比“去稳法”要有意思。本季中最紧张、最有意思的一场动作戏,恰恰是发生在英国情报部门之间的内斗。“公园”(总部)派人持枪控制了流人的大楼,连兰姆都无可奈何地交出了手枪,甚至连藏在厕所的枪都被提前搜走了。这一刻,他能用的还真就只有一张嘴了。真真假假的谍战往事,同时又是指导手下行动的暗码,这次绝地翻盘,非常过瘾。

全剧精彩的结尾,也是伦敦规则的极致实践。刚刚被小河救下一命的“首席”惠兰,转头就为了更大的利益要关停整个流人部门。而兰姆不慌不忙,在最后时刻抛出录音的杀手锏,反过来逼惠兰辞去“首席”的职务。如果剥开这一段英式的文绉绉阴损,其实观众不难尝出它内核的滋味:这明明是那种短视频爽剧的套路啊——一开始小人得志、咄咄逼人,嘴上极尽羞辱之能事,最后被一直假装隐忍的主角甩出杀手锏翻盘,是这么回事吧?

我倒并不认为这是编剧的一种退化。我更愿意称之为编剧对于当下观众的心理掌握,变得更加从从容容、游刃有余了。

黑色幽默,浇头加足

前面提过,原著作者本身并非勒卡雷那样真正谍报系统出身的人,他写的本来就是披着谍战外衣的职场剧。在第五季里,这一点变得尤其明显,谍战可以走个过场,但是职场讽刺必须给足。

前几季中,相对次要的丑角“首席”惠兰这次得到了更大篇幅,甚至成了半个主角,拥有了丰富的侧面和完整的人物弧线。他不再是一个单薄的小丑,而是成了一个丰满的小丑。

剧情特意安排惠兰因为买春被政治对手和小报记者勒索,惶惶不可终日,最后又让他用情报部门的特权查出勒索者的黑料,也是近乎爽剧般得意洋洋地反杀。然而,这并不是要推翻他软弱无能的既定人设,只是给他的无能加上了一点狡猾和凶狠的佐料而已。他的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救世主大爹”情结,成了他后来被恐怖分子拿捏的关键。

惠兰这个人物塑造得极好,他充分展现了:无能的领导并不是狠下心来就可以不再无能——真正的情况是:无能者一旦捞到了领导的权力,就只会对下位者更加凶狠。

剧中另一位浓墨重彩的丑角是“何”(克里斯托弗·钟 饰)——流人部门的程序员。此人的喜剧性超过惠兰,虽然是极讨厌的“有毒男性”人设,但却给观众带来了最多的欢乐。虽然生活中的确有这种极自大与自卑于一体的可怜人,但是何的自欺欺人和顽冥不灵,已经到了一种香港喜剧里的过火境界,观众甚至已经无所谓是不是有点太夸张,索性享受他的每一次惊人表演。惊人,是因为没有正常人能猜到他的脑回路。

一个很明显的“美人计”,居然能被他解释地七转八弯,居然还煞有介事——她不可能不爱我、她一开始确实想骗我,后来却不可自拔地真的爱上了我、她搞瘫了你们整个情报系统,说明她像我一样天才(所以我才爱她)……甚至连见多识广的戴安娜(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 饰),全系列里面总部最稳的高手,一度都只能对这种密不透风的自恋长叹一口气。虽然恐怖分子把他当成工具人,但编剧可没把他仅仅当成工具人——何可以说被演绎成了本季里面的最大华彩。

当然,本季还有对于英国政治人物量大管饱的讽刺。左右两翼的市长竞选人都被揭露为煽动民意的虚伪政客(以至于主角团都不知道“刺杀民粹候选人”到底目标是哪一个)。左翼的竞选人完全是在惺惺作态地表演悲天悯人。而右翼竞选人虽然满口反移民,其实却隐藏了自己就是非法移民后代这个事实。

顺便一提,英剧在这方面的讽刺,远远超过同期的美国电影《一战再战》,因为本剧是真正站在“流人”——被侮辱被忽视的小人物角度来观察世界的,而不是一边做着英雄的春梦,一边又安排童话式的大团圆结局。对于广大“流人”来说,问题根本不是有没有勇气一战再战,而是不得不接受生活的一锤再锤。

也只有备受压抑的“流人”,才能爆发出最黑色的喜剧。比如剧中那个令人厌恶的右翼政客,他是怎么死的呢?并不需要什么复杂的刺杀和阴谋,直接就让他被一个从天而降的油漆罐砸死了。编剧似乎都懒得编了,或者说懒得装了,直接给他一个最大快人心的死法算了。

观众还是爱看的。说到底,整套“流人”本就是职场小人物的爽文。凡人都有缺陷,都会犯错误,流人们看似因为缺陷和错误被贬,其实反而是有了救赎自己的机会。这种“第二次机会”恰恰是生活里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但不一定能遇到的。

“流人”的英语直译是“慢马”。慢马单靠自己是跑不赢的,它们需要伯乐,也就是杰克逊·兰姆。这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贵人了。因为他本身并不是失败者,相反,他正是因为出色地完成了最艰苦也最残酷的谍战任务,这才心灰意冷,自愿退居外围。不过到了本季结束,观众会有一个越发清晰的猜测:他表面退居,实为蛰伏。“总部”是靠不住的,他得拉一支自己的子弟兵,他也在等某个干大事的机会。

既然世界是个草台班子,那么草根小人物也就有了挺身而出的机会。“流人”其实改写了安迪·沃霍尔的名言: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有机会做五分钟的英雄。剥开所有黑色幽默的外衣,每一季的《流人》其实都在讲述一种稍纵即逝的英雄主义——好消息是,它不止五分钟,已经续到了第八季。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小雅 / 审核:同同


招聘|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发表文章52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6162人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中读签约机构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