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中年夫妻的婚姻秘诀,在于“看破不说破”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10-15·阅读时长19分钟

54人看过
在中年人的婚姻里,不能有“不能说的秘密”,但可以有“不想说、你也懂的秘密”。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文|静思

在小说《留情》里,张爱玲写道“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而在这钻风漏雨的破布下,如果一段感情还没有瓦解,多半是因为局内人都带着些“人艰不拆”的心思在维持。

《江河日上》剧照

小胡是我高中同学,十几岁时我们有交集、但不深刻,是那种课间去操场做广播体操不会约着一起走的关系。毕业后各自去了不同城市读大学、工作、安家立业,同学变陌路。后来,因为微信的普及我们再次联系上,从陌路进化为“点赞之交”。兜兜转转又过了几年,我旅居海外、她有送子女出国读书的打算,因为这一点“为子女操持的老母亲”的共性,我们隔着半个地球和12小时时差反而逐渐成为了谈得来的朋友。

通常,中年女性在一起,一半的话题要被孩子和伴侣分走;在这一半里,吐槽伴侣又切走了一大半。但小胡是我遇到少有的不爱吐槽丈夫的妻子。丈夫是她大学同学,校园恋情能修成正果,并且走了20年还没有散场,我想他们一定是真爱。

中年的婚姻,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沟壑纵横。岁月磨平了彼此的棱角,却又让柴米油盐拿着刀斧在缝隙间刻下新的褶皱。那些细碎的坑洼,才是婚姻最真实的面貌。但这幅面貌里应该不包括小胡,这是我认为的。直到后来她告诉我,曾经“无数次想掐死另一半”的念头也隔三岔五冒出来,因为婆媳矛盾、子女教育、家务琐事;但在“存异”的那些问题上,又折腾不出什么大水花,俩人商量一番、轮换着妥协一二,总能把坎儿翻过去。一段小毛病不断但没有大问题的婚姻,过得谈不上幸福,但肯定也到不了离婚的地步,20年来,小胡靠的是“人艰不拆”。

《乌海》剧照

比如,她知道丈夫常常在下班后说自己要去应酬,实际上有时候只是自己找个咖啡店、带吧台的餐厅自己小酌一番,躲掉一些本应尽的夫职和父职。

我问小胡如何知道的?她说,意外看到过一次。当天,丈夫发消息告诉他下班要去某餐厅见个客户。结果那天,小胡办公出外勤,路过丈夫说的那家餐厅。她没看到丈夫在餐厅里应酬,反而是看见他在旁边的咖啡店里点了一杯咖啡和一块麦芬,吃独食。看到此情此景,一开始小胡也是犹如当头挨了一棒,闯入脑海的第一想法就是都市剧里原配意外碰见丈夫出轨的drama剧情。冷静下来的小胡,选择先当“侦察兵”,看看形势再说。

于是,她在那家咖啡的角落座位处蹲守,兼具妻子和法务双重身份的她,一边等待“小三”的来临、一边颅内开始盘算孩子的抚养权、共同财产分割等问题。

《明天,我会成为谁的女友》剧照

小胡一直等到丈夫在咖啡店待了将近一小时,在这一小时里,丈夫喝完咖啡、吃完甜点、刷了会儿短视频(从手部姿势判断),就离开了,自始至终她都没见到臆想中的小三到场。而且从丈夫的整个状态来看,也不像是在等人。

丈夫离开咖啡店没一会儿,小胡收到他发来的短信:会面结束了,准备回家。小胡反而像做贼的那一位,赶紧打了个车先于丈夫到家。

小胡没有戳穿这件事,因为当时在她内心还埋有怀疑的种子。后来,类似的事情还发生过几次,第二次小胡继续当“侦察兵”,发现老地方、丈夫还是一个人,连咖啡和甜点都没有变;第三次、第四次,她没有再跟踪,而是看到手机上的消费记录,同一家店、每次都一样的一人食账单。

小胡明白了,就和有些中年女性喜欢去酒店开钟点房躲清净、有些中年男性选择到家后先在车上抽根烟待一会儿一样,丈夫也只不过是想找个能独处的避风港,让自己在社会上的各种身份中抽离一会儿。不少伴侣经得起风雨,却经不起平凡;风雨同舟夫妻俩一起扛过去了,最后却败给了平凡中的鸡毛琐碎。小胡愿意自己的婚姻接受平凡,所以她选择不对丈夫说破这件事。如果只需要一平方米的自由呼吸空间,就能让他恢复元气,那么作为伴侣,又何必去剥夺?

而且丈夫并不是经常隐匿,她算过,也就平均一月一次吧。大部分时间,下班后的他还是会洗碗、看看孩子的作业、陪小孩打游戏、和她说会废话、策划全家的旅行。小胡觉得,“不拆穿”的婚姻有时比“坦诚”更能让日子安稳进行下去。

《小舍得》剧照

而且,选择“不拆穿”的除了小胡,还有丈夫——他知道自己存着私房钱。

小胡有个弟弟,谈不上争气、但还算稳当,做着一份普通的工作、挣着将将够的糊口钱,养活自己的妻女。因为弟弟自己赚钱能力有限、妻子又全职在家带娃,所以经济吃紧,没办法孝敬父母。小胡作为姐姐,不需要贴补弟弟,但总要代表子女对父母尽点孝心。所以,除了她和丈夫节假日明面上的孝心外,她存了一点私房钱,时不时会私下给爹妈一些零花钱、买点衣物补品。有一次,妈妈不小心说漏了嘴,丈夫除了当下递过来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外,事后并没有多说什么,这件事就算翻了篇。

许多中年夫妻的婚姻,就像一场慢性疾病,不要命、但那点小毛病也会让人时不时生疼。可人们不会为了那点疼痛去经历一场耗费元气的手术,把婚姻中那些仍在正常运作、坚固而可靠的部分毁掉。所以,久而久之那些小痛苦、小瑕疵也就同身心友好共处,随着惯性走了下去。

在刚收官不久的《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 第二季》里,哈哈曹讲过一个段子,他珍藏了一封中学同学写给他的情书,被老婆发现后,美好的青春回忆成了婚姻里的“大型翻车现场”。最后,他只能当着老婆的面把情书撕了,“以示清白”。

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 第二季》剧照

类似的事情也在好友若兰身上发生过,她丈夫就很聪明地选择用“人艰不拆”的方式处理。

若兰谈过三段恋爱,最后一段和现任老公修成正果。但她一直保留着与前两任相恋时的一些旧物——情书、纪念品、小挂件、一起旅游时的合照。她把这些物品都放在一个铁皮盒子里,长期置放在家中某个最不容易被碰触的角落,成为过往青春的见证。只是偶尔,大扫除、或者搬家时,趁着重见天日之际,若兰会默默翻出来回味一番。

若兰也没有告诉丈夫这些东西的由来,但有一次搬完家,她夜晚拿出来翻看时,被丈夫撞了个正着。对方问她在看什么,若兰只说是学生时期的一些旧物。丈夫只回了她一句:你先看吧,看完放好喔,别弄丢啦。若兰瞬间就明白,丈夫知道这些东西的存在,但选择不说破。

后来,两人在闲谈中提到过这件事。若兰忍不住追问丈夫:你真的不介意吗?若兰的丈夫反而坦然地说,这些旧物并不足以撼动他们的感情。十年的婚姻里,他们携手走过,若兰为这个家倾注的心力与责任,从未让他怀疑过她的选择与坚定。相较于柴米油盐的默契与共担,那些尘封在铁盒子里的卡片与小物,不过是时间留给一个人的私密印记。他也明白,作为过来人,中年人依旧需要一份属于自己的青春回忆。虽然那段故事里没有他的身影,但却是若兰生命中无法抹去的一部分。对他来说,去否认或者强行抹掉,不仅残忍,也失去了对彼此的尊重。

《小夫妻》剧照

其实,生活中类似这样“不拆穿的秘密”还有很多:妻子偶尔买件新衣服,会说“打折很便宜”,丈夫明知价格不菲,却选择不点破;一方送了父母多点钱,却向伴侣少报了一点数目,另一方心里有数,却不追问细节;伴侣嘴上说着“我没事”,另一方明知其实是累了或心烦不愿多说,但也不会逼着对方把心掏尽;还有丈夫和朋友在一起时吹的牛、妻子和小姐妹在一起时的一点虚荣炫耀等等。

中年人的婚姻,想要稳定维持下去,除了双方具备应有的功能性外,确实需要一些看破不说破的智慧。而我们的婚姻之所以需要“人艰不拆”,一方面,中年婚姻里很多“秘密”其实无关原则与底线,只是生活的瑕疵或个人的小癖好。但婚姻中的隐私与边界,确实是一个敏感、棘手的难题。如果在一段感情中,透明度过低容易造成信任缺口,完全透明,对个体来说又很难做到。什么需要共享、什么可以保留也是婚姻关系中的经典难题。

《凡人歌》剧照

哈佛大学讲师Holly Parker在关于Secrets and Love的研究中提及:如果一个人保留秘密是出于“我不想让你担心我觉得这对我们的关系不会有用 /只是我自己的小癖好”,而不是因为羞耻、不诚实或欺骗,那么这种秘密更可能被伴侣容忍,甚至不会影响关系满意度。

所以,中年夫妻的“人艰不拆”,是一种带着些许“惰性”的生活智慧:多年的亲密夫妻,首先是独立于世的个体,要尊重他的过去、记忆与选择。

“不拆穿”的另一个原因更为务实,中年夫妻已不再是两个彼此取悦的恋人,而是共同承担起生活重量的搭档。多数夫妻能从年轻走到中年,证明他们大多时候在这段关系中是契合的,在情绪上,会出现摩擦与疲倦,实属正常。婚姻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浪漫关系,而是一场漫长的合伙。房贷、子女教育、老人赡养、事业压力……一地鸡毛堆叠出的生活,让“激情”逐渐让位于“秩序”和“利益最大化”。拆穿对方无伤大雅的小秘密,是对情感的消耗、信任的伤害、以及经济结构的失衡。到了这个阶段,能够对伴侣“人艰不拆”,不是懦弱,而是明白什么值得捍卫、什么应该放下。

《摩登家庭》里有一幕,米歇尔和卡梅隆想给自己的女儿莉莉搭建一座公主城堡,米歇尔非常兴奋,因为大学时期给舞台剧搭建过几块布景,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出色的“建筑工”,打算这次捋起袖子和卡梅隆大干一场。但卡梅隆曾经见识过米歇尔做工的样子——无心之中就会要人命,忘记关电锯开关、拿着钉枪乱发射……出于对米歇尔自尊心和自己婚姻的维护,卡梅隆没有戳穿,而是让“意外”到来的岳父杰一起帮忙,并想方设法分配给米歇尔一些低风险的活儿。

《摩登家庭》剧照

当然,米歇尔后来还是意识到了卡梅隆的“小心思”,从愤慨到接受现实——他强行自己修建城堡,结果把自己锁在了城堡里——承认自己确实不擅长做工。卡梅隆费心的“不戳穿”是对自己婚姻和伴侣的周到守护。

在中年人的婚姻里,不能有“不能说的秘密”,但可以有“不想说、你也懂的秘密”。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小雅 / 审核:同同


招聘|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发表文章52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6159人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中读签约机构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