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非现充”有了自己的迪士尼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今天·阅读时长19分钟

28人看过
“欢迎回家,永远的主角”

八月的上海,湿热的风贴在皮肤上,数万人在复兴岛的人行道上集结。


地铁口有人举着手绘的角色牌子接人,有人拖着装满道具的行李箱往岛里赶。


闷热的空气夹着汗味与防晒喷雾的香气,遮阳伞像一片片彩色鳞片在人群里浮动。


上午十点门票开售,日间活动票3秒内就被抢空,含音乐节的全天联票更是2秒就没了。


八万平米的场地,被称作“REDLAND”或“痛岛”,此时成了一个2.5次元的动漫奇异世界,成了这些玩家临时的生活地图。



24岁的妖精在8月7日下了班之后,从戏曲舞台上直接登岛,她的行李不多,一个痛包、一顶假发、一件细心收纳好的粉色长衫和黑色马甲、西裤,这是她在京剧舞台之外的另一个角色。


不久前她还在山东省艺校的教室里教学生唱戏、走圆场;来到漫展里,她已经化身《盗墓笔记》里的解雨臣,用戏腔唱曲,把京剧的水袖甩进二次元的镜头里。



麦麦来得更早,下午三点不到,她和爸妈穿过检票口,这是他们第一次一家三口集体参加这样大规模的展会。


十年前,麦麦第一次cos初音未来,还只能瞒着家人,怕被家里人说不务正业;今天,她又一次cos了初音,并把父母带进了人海,让他们亲眼看看有多少人和女儿一样,把爱好当成生活的重要部分。父亲在场内对着黑悟空coser感叹:“天气那么热,还能穿成这样表演,真不容易。”


这样的辛苦对于悟空来说已经不算什么,毕竟在五指山下待了500年,这次好不容易见到了这么多人,也是十分开心。


麦麦的父亲拿着一台带着稳定器的微单相机,成了随行的摄影师,有游客说他很酷,像马东锡瘦下来的样子,带着气场光环。母亲则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他们都穿着初音未来的痛衣(即,印有二次元角色的衣服),他们的想法很简单,既然是一家人,那就要整整齐齐,组个“逛岛搭子”,开心就好。


图源:@麦麦Muffin


场内展位前人龙蜿蜒,互动区的NPC们晃着任务牌吆喝着:"来领装备啊!"。既然踏上这座岛,你就是岛上一角,演真实的自己也好,化身任何角色也罢,全凭你乐意。


在REDLAND晃荡的几天,逛展时攒下的每分每秒都牵起新的相遇。


厂区锈铁门外的长队里、密林深处的任务点、甚至遛着气球啸天犬问路的当口,成千上万次连结,就在这些漫不经心的瞬间悄然发生。



在这个庞大的世界里,二次元不只停留在屏幕里,而是延伸进穿搭、房间、工作日的片段。这里有 cos 道具师、京剧演员、内容创作者、插画师,也有美甲师、程序员、学生。每个人带着自己的日常身份来,又在岛上的几天里,把那些身份标签暂时放到一边。


有时候,自己的身份可能放得太远,以至于过于惬意,“不知道的还以为《原神》里的审判官来岛上度假了。”


图源:@张恩恩NNN


“REDLAND最松弛的coser找到了!”


“嘿,他甚至还睡着了。”




在“非现充”的世界,

他们终于成了主角


“妖精”这个名字,听起来就透着一股子灵气和不羁,就像她的人生轨迹。她是山东人,青年荀派花旦演员,和京剧的缘分,早在小学时就悄然种下。


从学校的京剧社团,到十岁独闯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再到十六岁考入上海戏剧学院京剧表演专业,这一路走来,每一步都踏在梨园的鼓点上。


毕业后,她从专业的京剧演员,成了山东省艺校的老师,把这份热爱薪火相传。


图源:@ya妖精(朱鹮)


在大学的416宿舍,她和姐妹们因为共同的爱好,成立了“416女团”,用现代的方式玩起了国风音乐。她们一起写歌、演唱,把传统文化唱进了年轻人的心里。


妖精就是这样一个人:她既能身着戏服,在舞台上唱念做打,把传统京剧演绎得淋漓尽致;又能和姐妹们一起,用新潮的音乐把传统文化唱出圈。


“哪吒清唱能理解,怎么广陵王还自己唱自己的出场BGM了?”


图源:@ya妖精(朱鹮)


妖精的日常在艺校和舞台之间切换,她的京剧基本功训练和二次元妆面是两套完全不同的体系。


朋友们原本分不清她的“圈子”,从岛上回来后,她把在REDLAND上出《盗墓笔记》解雨臣的片段发到小红书上,评论区一下爆了,很多之前没看过她小红书的人顺藤摸瓜过来留言,甚至引来了专门cos《盗墓笔记》作者“南派三叔”的coser“南派四叔”,算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了。


在REDLAND的岛上,职业、学历、家乡这些信息往往退到很后面,取而代之的是角色名、喜欢的作品、通关的进度。很多人习惯先用小红书的账号互关,再慢慢知道对方现实里的身份。这种以兴趣为起点的联系,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找到归属感。


四叔还特意强调,“还是我发现的这位花爷(解雨臣在书中的昵称)呢。”


妖精:“是是是。”


cos花爷的妖精引来了cos南派三叔的“南派四叔”


妖精觉得这种即时反馈的偶遇非常有趣,和剧场里掌声的感觉不一样,“更像是有人真的接住了你的生活兴趣”。


人们十分认同,玩梗共鸣产生的多巴胺,可比深夜偷吃食堂快乐多了。


另一边,麦麦带着父母在人群中穿行。她和父亲停在宝可梦的互动区,母亲在一旁用手机帮他们拍照。对麦麦来说,这样的场景几年前不敢想。那时,她还在大厂做产品经理,工作稳定,但每天都在加班、复盘、填报表。偶尔想出cos,父母会担心“影响正事”。直到她辞职,尝试做全职博主,父母才慢慢理解:这是女儿的事业,而不只是玩乐。


春节时,麦麦在成都穿着cos服直接上了年夜饭的桌,父母不仅没反对,还和亲戚一起入镜拍视频。


父母的理由也十分可爱,“那就一块加入呗。”



那条视频在小红书收获了意外的关注,网友们夸他们家庭氛围好,父母第一次在网上感受到这么多善意的评论,家人们和网友们都挺感动的。


有人说是川渝地区的家长包容度会高一些,也有人觉得如果自己家人能这样理解自己cos这种行为本身就好了,而麦麦,只是希望每位喜欢动漫喜欢cos的人,“都能被爱和幸福包围”。


之后,麦麦的父母开始尝试参与拍摄,还为这次痛岛活动专门准备了初音未来的亲子痛衣,结果没想到,麦麦的父母在现场竟如此受欢迎。


麦麦的评论区


在岛上的人群里,没有人问“你是做什么的”,大家更关心“你cos的角色今天有没有吃饭”。


妖精在NPC引导下走向“重生试炼场”,麦麦带着父母在“发呆小森林”歇脚,还有人在向NPC询问关于“翻身时空港”的奥秘。


与“主角”们互动的NPC


这些人在现实里的职业和处境各不相同,却在社区里有了共同的“任务线”。


他们会在活动前通过话题、标签找到彼此,互相约定在某个展台见面。


图源:@你寻子姐


活动当天,见面拍照,交换PIN卡,晚上回去再把照片传上去,标上对方的ID,互相转发。


几天的活动结束后,这些互动并不会消失,而是转到下一次展会、下一条主题笔记中继续延伸。


比如有人就直接找到了《苏丹的游戏》coser野生的苏丹,苏丹配合完成PIN卡任务,他说这是他今天第75次被打卡了。


图源:@世仁安




岛上的一天,

像被打散重组的生活


平台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小红书上的二次元笔记发布量同比增长175%,游戏内容增长168%。


这种增长,不是停留在屏幕上的数字,而是以这样可爱的方式落到地面,在岛上的人们,不再是孤立的账号和ID,而是能并肩走路、相互合影、一起完成任务的“同好”。


对他们来说,上岛的过程,不只是走进一个活动现场,而是把平时分散在评论区、话题流里的那群人,全部搬到了现实的地图上。



REDLAND的设计本身就像一次巨型的线下实验,80000 平米的空间被分成了三个主场景:复古厂房里的未来城市,绿地公园里的古风舞台,还有沿江铺开的互动展区。NPC在不同角落引导任务,玩家领取装备包、刷PIN卡、解锁“剧情”,像是在真实世界里开了一局大型的RPG。


他们不是游戏里的数据,而是有血有肉的“岛民”,守护着各自的领地。



比如森林引路人,就像是发呆小森林里的一股清风,她的任务是为迷失方向的主角们指引道路 。她自称从小与主角们在森林里长大,虽然他们后来离开去冒险,但她始终在这里等待他们的归来 。当主角们再次踏上小岛,她会热情地欢迎他们“回家” 。在她看来,每一次的指引和守候都充满了情绪价值,看到主角们因她的笑容而展露笑颜,她会感到无比的成就感。


“只要对视就能触发NPC,我那么E的人都差点社恐。”


而玩家们的回应同样暖心:他们会将旅途中收获的战利品(比如徽章)当作礼物送给NPC,甚至会拿出清凉贴、湿巾等降温神器,为汗流浃背的“岛民”送去清凉和关心 。


岛上的互动并非单向输出,而是一场双向奔赴的“爱恋”,在NPC退场时,得到了人们的热情欢送。



这种奇妙的缘分让双方都沉浸其中。一位存档薯管家分享道,当玩家们从最初的陌生,到多次互动后主动分享冒险趣事,他感觉自己真的和他们成为了朋友 。这种爱与被爱的循环,让整个岛屿充满了温馨和感动,也让玩家们和NPC们共同创造了独一无二的珍贵回忆。



寻野至今还在希望这个岛可以一直存在下去,在实验室的白大褂和游戏角色的长靴之间,21岁的寻野找到了一种奇妙的平衡。


平日,她是上海健康医学院的大三医学生,在血清、显微镜、实验台之间穿梭;周末,她换上假发、特制的外套,化身《恋与深空》里的黎深,走进属于二次元的另一重世界。


图源:@寻野xy


真正让她踏进这个世界,是去年的一个夏天。那时她刚好在小红书上刷到朋友的cos照片,心里既羡慕又好奇。碰巧7月有一场国乙展,她和朋友一拍即合“不如咱们也试一次?”那天她选择了秦彻这个角色,然而没有毛娘、妆造简陋、增高鞋临时凑的,连服装都是酒保服改造的版本。


事后回想,那套装造“惨不忍睹”,但她笑着说:“那是我人生里最有意思的一次cos。”


图源:@寻野xy


一年过去,寻野已经可以熟练地化妆、搭配服装,甚至会自己研究新的妆造手法。她出过近十个角色,其中最喜欢的,还是黎深和秦彻。小红书主页置顶的那条cos短视频,让更多人认识了她,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粉丝和关注。


“其实我原本的社交圈很窄,大概就是寝室和几个熟的同学。现在通过cos认识了很多不同领域的朋友,也会和姐姐一起讨论角色——她也玩二次元。”她说话时语气平静,却能听出一种“被看见”的喜悦。过去她面对陌生人容易紧张,如今多了几分落落大方,活动去得多了,面对镜头和访谈也自然而然。


她的学业并没有因此松懈。实验不做的时候,她的时间相对自由;到期末月,她会把爱好放下,全力准备考试。


8号那天,她出现在REDLAND现场,扮成黎深,与一群同好汇聚在同一个时空里。对她来说,这不仅是一场游戏角色的复现,也是对过去一年的自我回应,从那个穿着简陋酒保服、第一次怯生生走上舞台的女孩,到如今能在人群里自信对镜头微笑的自己。



她见到了《赛博朋克2077》里的经典人物强尼·银手,这个角色cos得过于逼真、还原,以至于成为了岛上的一景。


当然,也有尴尬的相对面出现,有人发现自己辛辛苦苦cos了半天,却没有人来找自己集邮,原因可能是自己扮演的是个冷门角色,“谁也不认识我,尴尬了。”


图源:@三味0v0


而寻野cos的黎医生,却在岛上玩得十分开心,还和小茉莉玩起来捉迷藏,后来谁也没找到谁。


寻野说她还想尝试更多二次元与手游角色,但前提是,能与现实生活保持一条隐形的、稳固的平衡线。


白大褂和COS服之间,留出一个安全的缓冲地带——让她能在两个世界自由切换,不必放弃任何一个自己。


喜欢《刺客伍六七》的寻野在REDLAND与角色立牌合影  图源:@寻野xy


这就像REDLAND中的一种分寸感,不近不远,“刚刚好”。有人在《剑网三》的凉亭边排队合影,有人围着《非人哉》的财神爷领金箔吧唧,更多人干脆就坐在树荫下交换周边,聊到天黑。主办方在入口安排了痛车接驳车和遮阳棚,备着藿香正气水和女性用品,像是提前读懂了这里的玩家节奏,他们不赶时间,只想在岛上多待一会儿。


岛屿的尽头,风一阵阵吹过,吹乱了假发和衣摆,也吹散了彼此之间的生疏,寻野浸泡在里面,也不想出来。


岛上的几天像一场沉浸式社交实验。


平时隔着屏幕的评论和点赞,在这里变成面对面的递饮料、举相机、帮提道具。沿着江边,厂房、森林、公园被改造成三张地图。


仓库改的“时空港”里,有人拍下当天的第101张合影;古风园区的凉亭边,泡着奶茶等队友的游客举起手机记录舞台细节;森林一侧,工作人员举着喇叭提醒“收集道具时间到”,宛如一场大型户外综艺;更刺激的是EVA巨型初号机无人机群的出现,配合演唱会现场,把气氛推向了高潮。


图源:@微醺小乐


coser的鞋底是这片土地的时钟,高跟、长靴、布鞋踩出的路线,把几个小时的偶遇串成一条主角线。


初号机的巨大视觉冲击被灯光、旗帜、欢呼填满,人群像缓慢流动的水,在不同的地图间穿梭、聚拢、再到逐渐散去。


小乐只记得那晚的满天飞羽,伴随着鸟之诗,从各个角度填充满了人们的注意力,“让我起一身鸡皮疙瘩。”





从痛岛回到生活,

生活兴趣社区还在延续


临近闭场,舞台区的灯光亮起,音乐从扬声器里扩散开来。麦麦和父母坐在台下,看着台上的coser合唱一首动画主题曲。父亲跟着节奏轻轻点头,母亲拿着手机录视频,时不时转过来问她舞台上的人物背景。麦麦耐心解释,这些角色在她成长的不同阶段都出现过,有的陪伴了整个大学时代,有的是辞职后的情绪出口。


她觉得,痛岛的这一天,不只是一次线下聚会。父母的到来,让她的两个世界——家庭与二次元第一次无缝衔接在同一个场景里。


曾经需要隐藏的爱好,如今可以自然而然地和家人分享。


活动一结束,线上氛围却丝毫不见降温,反而越烧越旺。



小红书上,关于热门角色和爆款IP的讨论帖像是开了挂一样,更新速度赛过了地铁早高峰。


尤其是那位cos苏丹的大佬,简直成了全民追踪对象,有网友在地铁站遇见他手拿奶茶,便利店里又撞见他买零食,还有人在电梯口抓拍到他穿着角色服“迷路”的瞬间。这些偶遇图像拼图一样被热心粉丝连成了一条“苏丹回家时间线”,楚门的世界真的变成了苏丹的王国。


这种延续性,是痛岛留给他们最有趣、最长久的礼物。


它把分散的同好关系,从零星的点赞评论,变成密集而持续的日常联络。兴趣不再是收藏夹深处的一叠图片,而是挂在书包上的PIN卡、会议桌边的钥匙扣、超市收银台闪过的戒指。


人们希望还有下一次的“欢迎回家,永远的主角”。



或许,这才是小红书“生活兴趣社区”在现实中的样子。


兴趣被摆在生活的正中间,和衣食住行混在一起,今天的午饭能和周边搭配拍照,明天的会议也能偷偷戴着痛岛的耳钉。活动只是起点,之后的故事,会在更多城市、更多展会、更多日常里继续出现。


过去,小红书是一个大广场,大家在这里聊美妆、旅游、美食,交换买买买的经验。那时候,用户像匆匆路人,拍拍生活,写写攻略,转头就走。


现在,这广场上扎起了许多帐篷,slogan也从“生活指南”变成了“生活兴趣社区”。这不是简单的换名字,而是它自己“长大”了的标志。这里住着二次元迷、游戏玩家,还有各种小众兴趣的狂热爱好者。他们不只是过客,而是来定居的,分享生活,聊人生,找同伴。



特别是游戏和二次元,已经成了小红书的头部内容之一。小红书曾发起#我在小红书做游戏活动,邀请独立游戏开发者讲故事,不只是玩法,更有背后的生活和情感。


“兴趣也许比地域、年龄更能把人聚在一起。这让社区有了温度和深度,人们不仅消费内容,更渴望参与和交流。”


生活方式社区的广场依旧热闹,但兴趣社区的帐篷,让小红书更像个有故事、有灵魂的大家庭。


这就是小红书的2.5次元世界,生活和兴趣不再分开,在痛岛、在社区、在未来,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



策划丨三联.CREATIVE

微信编辑丨郭凯鸽

作者丨森赛

设计排版丨

图片来源丨小红书、咕、受访者提供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发表文章52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6139人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中读签约机构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