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男孩比女孩数学好”,是后天塑造的?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07-13·阅读时长13分钟

67人看过
性别差异不是零或一的差别,而是一个谱系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主笔 | 袁越

女孩的数学能力普遍不如男孩,这是中小学数学考试成绩告诉我们的一个事实。可问题在于,这个差距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2025年6月11日出版的《自然》(Nature)杂志刊登了一篇论文,结论是后者。论文作者分析了2018~2022年间几乎所有的法国小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发现孩子们在刚入学时的数学水平是一样的,但开学四个月后男生的成绩就开始好于女生,这个差距仅和上学时间有关,和学生的实际年龄无关,说明男孩数学成绩变好不是因为他们长大了,而是因为学校和家长等后天因素给予他们的正向鼓励。

这个结论并不令人意外,因为人类大脑的可塑性极强,受环境因素的影响非常大。换句话说,绝大部分人的智商差距都是后天因素造成的,极少数特殊情况除外。这就是为什么基于智商的种族歧视是毫无根据的,很多跨种族领养小孩的案例就是证明。

《天才少女》剧照

话虽如此,男女在很多其他方面的差距确实存在,我们不能因为反对性别歧视就不承认这一点。像身高、体重、肌肉含量这些外在指标就不用说了,男女双方在一些更加重要的领域同样存在明显的差异,比如免疫系统就男女有别。通常情况下,女性的免疫系统要比男性更有活力,这可以让女性少得传染病,疫苗的有效性也比男性高,但却更容易让女性患上自身免疫性疾病,疫苗的副作用往往也更大。

这一差别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体现得特别明显。大量数据显示,女性比男性更不容易得新冠,但女性的长新冠患者却要比男性多,原因就是免疫系统的差异。那么,这个差异到底是由基因造成的还是激素在起作用?伦敦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几位科学家利用变性人的研究数据证明后者起到的作用更大。

具体来说,研究人员招募了23名出生时性别为女,但后来通过注射睾酮成为男性的变性人,分析了他们在注射前和注射后的血液样本,发现睾酮虽然会降低免疫细胞对干扰素的反应强度,但却能增强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的效力。已知干扰素是对付病毒的有力武器,而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则会增加炎症反应的强度。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女性不那么容易得新冠,而男性更容易因为新冠病毒导致的细胞因子风暴而死亡。

图片

《小巷人家》剧照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说的性别差异指的都是平均值,具体到每个人的话情况就很不一样了。比如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找出比普通男性高或者比大部分男性跑得快的女运动员,这就是为什么基于体力或者生理特征的性别歧视同样是不成立的。

归根结底,性别差异不是零或一的差别,而是一个谱系,因为性别的决定因素太多了,只要有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就有可能出现一个间性人(intersex)。举例来说,大部分人的性染色体要么是XY,要么是XX,但有的人只有一条X染色体,没有Y染色体,这样的人看上去是女性,但她们的卵巢和子宫发育不全,无法生育,医学术语称之为特纳综合征(Turner syndrome),其发生率为每2000~2500人中出现一个。还有的人会有一条Y染色体和两条X染色体,这样的人看上去是男性,但不会产生精子,医学术语称之为克氏综合征(Klinefelter syndrome),其发病率大约为每650人中出现一个。

《海吉拉》剧照

类似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种,比如对睾酮不敏感者,或者对睾酮过于敏感者,等等。这样的间性人占到总人口的1.7%,我们不能忽视这些人的存在,性别歧视政策对于这些人来说绝对是不公平的。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球球 / 审核:然宁


招聘|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发表文章52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6128人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中读签约机构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