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今天·阅读时长21分钟
6月13日,印度航空一架波音787客机起飞不久后坠毁,造成241人死亡,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空难事故的讨论。伴随着这些讨论,今年HBO出品的真人秀节目《彩排 第二季》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片豆瓣评分9.2分,烂番茄新鲜度98%,毫无疑问是今年的真人秀天花板。本片的导演兼主演是加拿大喜剧演员内森·菲尔德,他通过一系列堪称疯狂、在法律边缘试探的社会学实验,试图以门外汉的身份解决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找到一套简单有效的方法来降低空难事故发生率。
这看起来很像是一个哗众取宠的选题,但内森最后居然给出了一个让人意外却又颇为靠谱的解法。片中不论是脑洞大开的探索过程,还是给出的方案都让观众惊呼“这居然也行?!”。更重要的是,这档节目让人们看到了一直以来被遗漏的盲点——一个航空公司刻意回避、普通人也无从发现,实际上却可能是空难背后的罪魁祸首。
超乎想象的疯狂实验
《彩排》是一套很难被定义的剧集,内森混合了真人秀和纪录片的风格,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带领观众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这个世界。
在第一季中,内森通过一系列事无巨细、规模庞大的彩排帮助人们消除对未来的不确定。比如一位委托人想要向朋友坦诚隐瞒多年的秘密,于是内森1:1复制了委托人和朋友常去的酒吧,请来演员扮演朋友和酒吧客人,充分考虑了各种可能性帮委托人做好准备,尽管如此却还是意外频发,让观众在大笑之余开始思考“人生到底能否被预测规划”。
《彩排 第一季》剧照
第一季播出后大受好评,出品方HBO自然乐于制作第二季,他们给了内森一张金额随便填写的空白支票,唯一条件是“节目要有娱乐性”。不过内森并没有延续第一季帮人彩排未来的路线,而是选了一个怎么看都和“娱乐性”八竿子打不着的主题:空难事故。
《彩排 第二季》剧照
内森的业余爱好就是研究各种空难事故,在翻阅了大量资料后,他发现许多空难发生前副机长都对机长提出了警告(高度过低、视野不良、发动机不对劲等等),但机长都是充耳不闻。如果机长能重视副机长的警告,或是副机长能果断从机长手中抢过飞机控制权,那么空难也许就不会发生。
这就是内森发现的盲点,相比对空难的各种技术分析(恶劣天气、机械故障、飞鸟撞击等等),内森认为飞行员之间的沟通不畅才是空难事故的第一大诱因。这个观点得到了资深航空安全专家、前国家安全运输委员会成员约翰·戈利亚的认可,约翰在十几年前就指出了这个问题,可惜没有得到联邦航空局的重视。
接下来就到了内森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在HBO的资金支持下,他希望证明飞行员之间存在沟通不畅的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
要证明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只要记录下驾驶舱里飞行员的沟通过程就行,但没有一家航空公司愿意让内森拍摄这个过程,内森甚至连飞行员的休息室都进不去。
这难不倒内森,他找到了一位愿意配合自己的副机长穆迪,然后发挥自己擅长的“彩排”,在仓库里建造了一座1:1复制的航站楼。内森还安排了70多名演员,这些演员会跟踪一位乘客、机组或机场工作人员(从清洁工到机长),观察学习他们的个性和行为。
最终,内森重现了穆迪登上飞机前的一切场景,在这里他可以自由观察飞行员之间的互动。之后穆迪按照内森的要求,以自己平时的状态进入航站楼一直到上飞机,还原飞行前的所有过程。
而让内森和观众震惊的是:副机长和机长在登机前是完全不交谈的,在休息室里也是闷头各干各的,如同毫无交集的路人,只有登机后才会有一些简单交流。考虑到副机长和机长都是随机安排的搭档,他们可能当天才头一次见面,之后要共同承担起乘客的安全责任,两人的缺乏沟通无疑让人不安。
为了进一步展示飞行员之间存在的沟通问题,内森还做了一个超乎所有观众想象的疯狂决定:既然航空公司不让我拍驾驶舱,那我就自己开飞机,记录下整个驾驶舱内的对话。
内森花了两年时间参与各种培训,成为一个有飞行执照的商业飞行员。但此时他只有驾驶小型飞机的经验,飞行时间也只有250小时左右,法律上不允许他成为一个驾驶大型客机的商业飞行员(开大型客机至少要1500小时的飞行时间)。
内森在这里打了一个法律擦边球:他参加了波音737客机的驾驶培训,然后通过中介租了一架二手波音737客机,带着一整机的演员开上了天。这属于非商业的飞行行为,所以严格说并没有违法。
如果说之前的彩排是靠着“钞能力”去大力出奇迹,那这一次内森以身入局所展现的执念和勇气着实让人叹服。毕竟这是内森第一次真正开大型客机(之前的训练都是模拟器),唯一的帮手是他找来的一位副机长,而他想证明的又恰恰是自己和副机长的沟通不畅,一旦出事那就是几十条人命,能顶着这么大压力去挑战实在是勇气可嘉。
幸运的是内森终于平安降落,而他拍摄的视频也生动展现了飞行员之间的沟通不畅:内森希望副机长畅所欲言,副机长却是一副时而认同、时而欲言又止的样子,两人之间弥漫着微妙的尴尬和不协调,仿佛是两个陌生人在玩两人三足的游戏,一路的沟通充满了磕磕绊绊和反复确认。
这还是内森不断鼓励副机长发言的情况,如果是一位沉默寡言、让人看着就心生畏惧的机长,那么驾驶舱中的沟通不畅会严重到什么程度可想而知。
而在寻找解决方法的道路上,内森的脑洞同样让人叹为观止。比如为了找到善于提出异议的副机长,内森举办了一个歌手选秀活动,请几十位副机长担任评委,观察他们是如何告知选手落选消息的。而在另一个实验中,内森用彩排帮助一位副机长向女友提出亲吻请求,这同样属于难以启齿的人际沟通。
其中最疯狂的探索来自第三集:为了研究萨利机长的人格特质,搞清楚为什么他能在发动机失灵的情况下顺利完成迫降(感兴趣的人可以去看电影《萨利机长》),内森试图根据萨利机长的传记,让自己体验萨利机长从婴儿到老年的人生经历。
为了充分还原婴儿的生活状态,内森把仓库改造成一个巨大的婴儿房,里面都是放大版的家具,内森自己则剃了光头、穿上纸尿裤扮成婴儿,再由一个巨大的木偶来扮演母亲。看着工作人员操作着木偶母亲给内森换纸尿裤,这大概是有史以来最诡异的角色扮演了,有一种cult片般的惊悚和不适感。
坦率地说,这部分实验很多都过于发散,而且往往浅尝辄止,对问题的解决没什么直接帮助。但从另一方面说,看内森如何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态度去寻找答案的过程就很有趣,充分展示了在解决一个没有既定答案的困难问题时,我们可以如何去打开思路、摸着石头过河。就像内森自己说的:每个新想法在被证实之前都是可笑的。
而且虽然很多实验没什么成果,但通过这些实验,观众们能清晰地看到飞行员是一个背负许多压力的职业,对沟通不畅背后的问题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飞行员是一个监管很严格的职业,如果一个飞行员被认为在身体或心理上有什么不足,那么他就会被联邦航空局吊销体检合格证。所以对一个飞行员而言,当你不知道自己的话会被别人如何曲解传播,会不会因此丢饭碗,那么沉默寡言就成了最安全的选择。
而更重要的是,副机长和机长在权力地位上有着巨大的差异,沟通不畅的根源是权力关系造成的失语。机长的收入和待遇远高于副机长,同时还掌握着副机长的晋升评价。在欧美航空业里有句俗语,叫“机长就是上帝”,如果机长对副机长有什么不满,轻则打差评影响晋升,重则直接解雇。
在手握生杀大权的机长面前,副机长很难做到直言不讳。万一我的判断是错误的呢?万一我惹他发火丢了工作呢?这些恐惧在头脑中不断翻滚,堵住了副机长的嘴和手,让他们眼睁睁看着危险逼近却不敢提醒,或是提醒了也不敢进一步采取行动,最终酿成事故。
用扮演来表达真实
如何打破由权力关系造成的失语,让副机长直言不讳表达真实想法?在帮助一位副机长告白的过程中,内森找到了灵感,最终他给出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
每次飞行前,飞行员要阅读一份包含角色描述的文件,在文件中副机长被要求扮演“直言不讳副机长”,这个角色的特点是非常诚实、有话直说,必要时敢于接管飞行控制权。而机长被要求扮演“洗耳恭听机长”,特点是喜欢听取意见,勇于承认错误。
两位飞行员也要相互阅读对方的角色描述,确保知道对方扮演的角色。然后两人要进行一段体现角色特点的简短对话,比如机长问副机长“我的制服看起来怎么样?”副机长回答“我觉得有些紧。”之后他们就可以进行飞行任务。
这套方案初看很反直觉——通过扮演别人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但其实它有很坚实的心理学依据。
当下社会很流行各种人格模型,从大五人格到出自MBTI模型的i人e人,人们总是习惯把一个人的行为归因于某种人格特质,而这些人格又是很难改变的。但在心理学家看来,人格并不是固定的铁板一块,而是流动变化的,在相当程度上被外部环境和目标所塑造(感兴趣的人可以去看哈佛心理学家布赖恩·利特尔写的《突破天性》)。
就像一个人面对老板时会紧张焦虑、不善言辞,而和朋友在一起会放松自如、妙语连珠。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未必要让他的内在人格发生什么转变,而是给他换个新的外部环境和目标。
对副机长来说,驾驶舱原本的环境是一个严苛的上下级权力关系,他的目标是不惹机长生气,保全自己的工作,这样的环境和目标自然会造成失语。但内森的方案重新建构了新的环境和目标,原本牵涉现实利益的权力关系被虚构的角色扮演替代,副机长的目标是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即便有些过火也可以把锅甩到“角色设定”上。
而从机长的角度看,如果听到副机长的不同意见,他的第一反应也不再是要维护自己的权威,而是要扮演洗耳恭听的角色,这就让两人之间能形成有效的沟通。
内森的这套方案非常精妙,用四两拨千斤的优雅方式解决了一个复杂的问题。从小规模的实验来看,飞行员之间的沟通不畅情况也大大减少。当然,这套方案在现实中多有效并不清楚,如果真的遇到紧急情况飞行员会不会把扮演角色丢到一旁也不确定,但它仍然是很有说服力、值得一试的。
然而讽刺的是,这套解决职场权力关系下失语的方案,最终因为政治权力关系下的失语无法被进一步推广。
想让这套方案在现实中落地,内森需要让它通过国会航空委员会的听证会。他找了两位国会议员,希望通过他们递交方案并召开听证会。其中一位议员压根不想见内森,另一位议员见了内森,听了他的方案,然后以委婉但坚定的态度拒绝了他。
面对国会议员的拒绝沟通,这一次内森自己变成了“副机长”。虽然国会议员对内森的工作没什么干涉力,但他掌握着是否提交方案的权力,而内森对此毫无应对手段,最后他只能在追问了几次“你有什么问题吗?”后尴尬地离开。
为什么议员完全不考虑这个提案?也许是因为觉得一个喜剧演员的提案没有价值,也许是因为觉得这让航空局丢了面子。不论如何,这都是一种权力上位者对下位者的傲慢,和空难发生前机长对待副机长警告的态度如出一辙。
好在内森还有媒体的发声渠道。《彩排 第二季》播出后引发了很多舆论讨论,CNN等媒体也邀请内森接受采访,内森也在继续呼吁国会关注。
媒体的关注和内森的呼吁可能都无法改变政治家的心意,即便如此这档节目依然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承认问题,内森第一次把飞行员的沟通问题展现在了大众面前,让这个问题被充分看见和讨论,这已经是巨大的突破。
也许当下联邦航空局不会重视,也许未来内森的方案会被证明效果有限,但只要让越来越多的人看见和讨论,相信终有一天这个问题会找合适的解法,让飞行变得更加安全。
排版:球球 / 审核:小风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撰稿人
大家都在看
发表文章52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6128人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