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维多利亚时代的“叛逆贵族少女”:用童话凿出时代的一道光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04-13·阅读时长12分钟

206人看过
了不起的波特小姐创造的彼得兔奇妙世界。
1902年,一只穿着蓝色夹克的顽皮兔子闯进了英国童书的世界,从此改变了图书的历史。它的名字叫彼得兔(Peter Rabbit),而它的创造者——碧雅翠丝·波特(Beatrix Potter),则用一支笔和一颗敏锐的心,在男性主导的维多利亚时代,为自己开辟出了一条崭新的路。 
她不仅是童话作家,更是一位科学家、自然保护主义者和成功的农场主。在那个女性被期待“相夫教子”的年代,波特小姐用她的才华、倔强和商业头脑,证明了女性可以拥有自己的事业、财产和独立人生。让我们走近这位传奇女性,看她如何用一只兔子,撬动整个时代的性别偏见。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



波特小姐与彼得兔的诞生

波特小姐的一生大部分处在英国最鼎盛的维多利亚时代,后面她经历了被认为是“黄金时代尾声”的爱德华时代,接着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最后于1943年去世,享年77岁。她在1913年(47岁)与英国湖区的一位律师希利斯先生结婚,也更愿意人们称她为“希利斯夫人”。但她是以“波特小姐”而闻名的,这一名称已被融入广泛的公众认可与公众记忆之中,所以直到今天,人们更愿意称她为波特小姐。
波特小姐出生于伦敦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她虽然没有正式上过学,但在家里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在语言、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都表现出惊人的才华。如果当时的科研环境不是那么歧视女性的话,波特小姐可能首先会成为一位植物学家。她的一项菌类发现领先德国植物学家12年,但仅仅因为性别原因,英国皇家植物研究院完全忽视了她提交的论文,他们在100多年后还正式为此公开道歉。

 电影《波特小姐》剧照
波特小姐后来转向为孩子创作图画书,一方面确实是基于对儿童的热爱,另一方面也是为谋求更大的自我表达空间,并且通过增加个人收入来获取更多行动自由。要知道,在那个年代想成为一名有成就、能自由表达的独立女性非常不易。
从图画书发展史的角度看,波特小姐一开始并没有要创作一本“开山之作”的野心。但她从小就深深得益于最优质的童书环境的熏陶,维多利亚时代的童书插画三杰沃尔特·克兰、凯特·格林纳威和伦道夫·凯迪克的作品陪伴她长大,她的父亲还收藏过凯迪克的一些原画。她也曾说过,如果这辈子曾想过要模仿什么人画画,那就只有凯迪克了。她从没有自信画人物能画得如凯迪克那般好,但要论画自然风景、动物和植物,她应该已经超越了这位前辈。谁让她还是一位业余植物学家呢。后世的评论者曾感叹,在图画书世界里,文学趣味结合艺术趣味,同时兼顾科学严谨方面,还没有人达到过波特小姐这样的高度。

电影《波特小姐》剧照
虽说《彼得兔的故事》正式出版于1902年,但波特小姐的创作尝试至晚始于19世纪90年代早期。她一开始是想靠画贺卡换点私房钱的,这便是《三只小老鼠》这类作品的来历。她也尝试画过童书插画,虽然没有出版过,但画类似《雷木斯大叔讲故事》中的兔子故事,应该让她获得过不少启发。她笔下调皮可爱的兔子,通常也是莽撞、自大的,换个角度看,也可以说是勇敢、无畏的,就像彼得兔和小本杰明兔那样。
她还有一个很可贵的习惯,从律师兼业余摄影家的父亲身上继承而来,就是直接写信给熟识的小朋友,讲讲旅行见闻或在大自然中的观察见闻。当然,为了逗孩子高兴,波特小姐会用童话的方式来讲,而且随手画上图,图文协同叙述。这种图文信件很受小朋友欢迎,他们收到信后,请妈妈读信中的文字,自己看着画面,如此构成了完整的故事。
《彼得兔的故事》最初就是1893年9月4日波特小姐在苏格兰的一个度假农庄里,写给5岁男孩诺埃尔的一封信。他母亲安妮·莫尔曾经是波特小姐的德语教师,后来两人成了闺蜜。第二天,波特小姐还写了一封信给诺埃尔的弟弟埃里克,讲一只会钓鱼的青蛙的故事,这个故事后来改编成1906年出版的《青蛙先生钓鱼的故事》。正是因为收到这种信的孩子们太喜欢了,他们的妈妈建议波特小姐将信中的故事改编成书。
不过一开始,没有一家出版社愿意接受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女子的投稿。波特小姐就用自己的私房钱,在1901年圣诞节自费印制了几百本黑白版图书,居然在亲朋好友的小范围内卖得不错,连写福尔摩斯探案故事的柯南道尔都买了两本。这引起了沃恩出版公司的注意,终于在刚出道的年轻编辑诺曼·沃恩的热心张罗下,第一本彩印版的《彼得兔的故事》于1902年出版了。这本书出人意料地大获成功,成功到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很快就出现了盗版。

电影《波特小姐》剧照



《彼得兔全集》的创作阶段

1902—1905年,是波特小姐创作的第一个阶段,差不多一年出两本。《彼得兔的故事》《松鼠小坚果的故事》《格洛斯特的裁缝》《兔子小本杰明的故事》等,都是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一个阶段,波特小姐与编辑诺曼·沃恩在亲密合作的过程中情愫渐生,私下的交往也日渐增多。诺曼在创作过程中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帮助,比如《两只坏老鼠的故事》中的玩具屋,其原型就是诺曼亲手做的。尽管波特小姐的父母极力反对,两人还是订下了婚约。很可惜的是,这位堪称天才的童书编辑在1905年8月突然死于恶性贫血,这对波特小姐来说如同晴天霹雳。诺曼·沃恩送给她的婚戒,波特小姐还一直戴着,甚至戴到她与希利斯先生结婚之后,最后是在地里干农活儿时不慎丢失了。

电影《波特小姐》剧照
1906—1912年,是波特小姐创作的第二个阶段。为了从精神低谷中走出来,也在某种程度上逃离她很不喜欢的伦敦,她在1905年以相当贵的价格,迫不及待地买下了英国湖区的丘顶农场,之后每年有一多半的时间泡在那里,一边学习经营农场(包括亲自干农活儿),一边搞创作。

电影《波特小姐》剧照
她在这个阶段痴迷地工作,一来是为了疗愈情感上的痛苦,二来是为了挣更多的钱,买更多的农场,养更多的赫德威克绵羊。因为波特小姐有一个信念,即通过经营这些农场并牧羊,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湖区当地的生态环境,留住那片她最爱的美景。后来,她在去世时,将自己名下所有的农场都捐给了致力于保护环境的国民信托组织。她并不想占有湖区的美景,只想能与更多人分享而已。
这一阶段,她的绝大多数作品与湖区美景和农场环境有关。如果你现在带着《彼得兔全集》跑去湖区旅行,还能找到画面中许多熟悉的场景。比方说,小猫汤姆和他的姐妹们玩耍的花园和村舍,还原封不动地留在丘顶农场。而在《鸭妈妈杰米玛的故事》中,牧羊犬凯普召集两只小猎狐犬的那个酒馆还在运营,至于店名“Tower Bank Arms”的意思,我请教过店员,大概可直译为“塔坡徽章”。

电影《波特小姐》剧照
1913—1922年,是波特小姐创作的第三个阶段。随着她在湖区拥有了更多农场和绵羊,她的关注重心已经转移到农牧经营方面。她凭借自己的科学头脑和环保热情,渐渐成为湖区顶级的农牧达人,到去世前还被选举为当地牧羊协会的会长,是那个协会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性会长。另外,她临近50岁时,视力渐渐退化,也很难像年轻时那样画出极细致的小水彩画了。

波特小姐照片
1913年,她与经常帮助自己购买新农场的希利斯律师结了婚,两人在热爱湖区美景并致力于保护环境方面心意相通—希利斯也将两人共有的所有农场都捐赠给了国民信托组织。两人倾心相爱,波特小姐再次扛住父母的强烈反对与希利斯结婚,然后永久搬离了伦敦肯辛顿花园附近的豪宅,如愿定居于她深爱的湖区乡村。希利斯后来比妻子晚两年去世。

电影《波特小姐》剧照
1923年之后,是波特小姐的创作尾声。她原本已打算完全放弃创作了,但美国图书馆员和出版商的极力邀约,再次点燃了她的创作热情。《小猪鲁滨逊的故事》和没有收入此版全集的《精灵大篷车》,都是先在美国出版的。




《彼得兔全集》的阅读价值

首先,请记住这一点,波特小姐创作的大多数作品,起初都是送给特定小孩的礼物。她并没有指望孩子自己能完全读懂文字,而是邀请他们看着图画,让父母念文字给他们听。这也渐渐成了图画书最常见的读法。基于这一点,你会发现《彼得兔全集》中的作品适读年龄的跨度很大。而翻译名宿任溶溶先生的译笔,以幽默、活泼、童趣见长,作为可朗读的文本也是上佳之选。
即使对于当今的成年读者,波特小姐留下的这些作品也极具欣赏价值。波特小姐不仅在文学与绘画艺术方面达到了很高的造诣,她还是一位业余的植物学家,也是非常热诚的且很有办法的环保主义者。因为她的努力,英国湖区完好保持着150年前的生态。她热爱人类,也热爱动物,迷恋大自然,擅长用童话来表达这种热爱。喜欢那些童话的读者,很难不被她感染。而在图画书世界,她也树立了一个标准,就是图画的表现力和叙事能力丝毫不逊色于讲故事的文字。所以直到今天,波特小姐的作品仍然可以摆在书架上最值得读的作品那一排。
当然,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找机会去英国湖区看一看,看看波特小姐在那里的农场,看看那里的湖光山色,看看那里的小兔子,还有各种小动物、花花草草。你就会知道彼得兔的奇妙世界其实是非常真实的,它就是这个世界美丽得近乎完美的一个角落,值得一直保留下去,也值得一直存在于我们的心中。






好书推荐

彼得兔的故事全集(刷边版)
作者:【英】毕翠克斯·波特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团购价:79元(原价168元)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发表文章525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971人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中读签约机构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