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马王堆帛书,被忽略的流行思想

作者:艾江涛

05-28·阅读时长9分钟

7941人看过
马王堆帛书是典籍类古书的首次出土,数量之大,震动整个学术界。其丰富的内容,反映了秦汉之际思想史的哪些基本面貌?如何通过这批带有浓郁汉初黄老道家色彩的帛书,认识那一时期的“黄老思想”?与传世典籍不同,这些出土帛书又在哪些方面,提醒着人们往往忽略的当时最为流行的思想?就这些问题,本刊专访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零。

马王堆帛书,被忽略的流行思想

17.0MB
00:0018:36
北大中文系教授李零(王旭华 摄)

一份容易忽略的流行书单

三联生活周刊:从上世纪70年代发掘以来,马王堆帛书的整理过程非常漫长。你最早关注到这批帛书的哪块内容,当时是什么情形?

李零:马王堆汉墓在1972~1974年发掘的时候,我还在农村。真正接触是1977年,我到社科院考古所后。

“文革”期间有很多考古发现,这些发现主要跟毛主席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有关系。因为那时候中国在备战,不光挖防空洞,还有各种军事设施,所以几个时间比较相近的汉墓,满城汉墓(1968)、临沂银雀山汉墓(1972)、马王堆汉墓(1972),包括稍晚一些的南越王墓(1983),都是如此发现的。

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的工作也有时代特点。我的老师张政烺先生、唐兰先生、裘锡圭先生、李学勤先生,很多人都参加过七八十年代“红楼时代”的帛书整理工作。红楼整理组后来在80年代出了三本书(《马王堆汉墓帛书》一、三、四),当时因为搞儒法斗争,这三本书的中心就是要突出道家,所以《老子》甲、乙本及卷后、卷前佚书放在最前面,也是最早出的。李学勤先生就回忆说,最初是为了突出老子和乙本卷前四篇,当时被称为《黄帝四经》这方面的东西。

当时负责整理第二册《周易》的是张政烺先生和于豪亮先生。于先生的遗稿《马王堆帛书〈周易〉释文校注》,还是我帮着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的。张先生的《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校读》,是我在北大带着一批学生,用了好多个学期,边讲边整理出来的。

不过我最早接触马王堆帛书,不是《周易》,是术数方技类的内容。对我来说,有些研究属于副产品。那时夏鼐先生经常从国外购书,他买了荷兰汉学家高罗佩的《中国古代房内考》,其实夏先生的意思,买这本书就是为了研究马王堆帛书。我们翻译这本书也是为了做工作。我在1993年出版了《中国方术考》,这项研究对我挺有启发。因为中国的医学传统连续性比较强,如果按一些历史学家的说法,不能用晚期史料研究早期的话,把它作为戒律,就没法弄了。比如说马王堆帛书中那些术语,我就是借助一本明代的《素女妙论》,也研究了叶德辉做的工作,才做了一些复原的工作。我那时对马王堆房中术的研究,还是解决了不少问题。

不过,这项研究在当时会受到一些道德压力,在别人看来,你怎么研究这些乱七八糟的糟粕?我记得80年代有次长沙开会,研究马王堆医书的马继兴先生拉着我的手说:“李零,我有点担心,咱们这个研究会不会被流氓利用了?”可见他那时对房中术也是有顾虑的。

三联生活周刊:以你的研究,马王堆这批帛书在哪些方面丰富甚至颠覆了我们对秦汉思想状况的认知?

李零:其实我不怎么喜欢用“颠覆”这个词,更多是丰富和补充过去的认识,这样比较好,因为也没有要舍弃以前的东西,新、旧都是有用的。

我等于比较全面地研究过马王堆帛书,主要是几块:一块是《老子》,还有《黄帝书》,一块是医书中的房中术。《周易》的研究则主要通过整理老师的遗稿进行。

马王堆帛书的意义比较重大,为什么?因为到现在为止,只出过两次帛书,一次是1942年的长沙子弹库楚帛书,一次就是马王堆帛书。在此之前,古书简也非常少,基本都是文书简,马王堆帛书是第一次出土这种典籍类的古书,而且数量还很大。

马王堆帛书很明显的特点就是术数方技类的书比较多,基本上是术数方技类加一部分与道家有关系的书,如果要说与儒家经典有关系,还有《周易》,包括《易传》。但马王堆的《周易》和所谓儒家的《周易》也不完全一样,还是有比较多术数的色彩。包括很多人认为《老子》甲本卷前的《五行》篇等佚书是儒家子思、孟子学派的东西,但这里头涉及各个派别之间的交叉问题,其实五行家的学说是当时社会上普遍流行的,一些儒者也会对这个东西感兴趣,甚至利用它来讲自己的思想,这都是正常的。

过去人们对术数方技、兵法了解都比较少,但是现在考古发掘出来的面貌,是那方面的内容不但不少,而且很多,当时很流行。要说改变,是在这一部分。不过其实这也说不上有多大改变,因为传统其实一直都在,只是早期术数方技的文本你看不到,因为这种东西属于实用知识,是不断更新的。

帛书《周易·六十四卦》,《周易》最早抄本之一,与传世本对比,主要是卦序、卦辞、卦名和爻辞有所差异(湖南博物院 供图)

三联生活周刊:能否请你结合马王堆帛书的内容,谈谈3号墓主人——第二代轪侯利豨这样一个贵族将军的藏书在当时有无代表性,换句话说,在当时有无一份流行书单,能反映那个时代普遍的知识水平和思想兴趣?

李零:其实这个没有太多好讲的。有些人因为研究考古,会经常谈到墓葬的等级规格,什么样的墓葬出什么东西,有一套规定。但读书不是这样的,读书是个人行为。不是说这个人地位高,他的书就很多,可能那个墓很大,那个墓主人地位很高,但一本书没有。像长沙子弹库楚墓很小,但也出了帛书对不对?

我就记得李学勤先生经常这么说,他说外国有个说法:“千万不要让人参观你的书房,否则人家一看你的藏书就能知道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了。”现在书太多了,不好看出个人的爱好。可能古代书比较少的时候,能够看出来跟墓主人的性格有关系。你只能说他读过这些书,大概他比较喜欢这类书是吧?

我讲课经常说战国和秦汉是一个连续体,其实在战国秦汉时期,有一些书在墓里很容易发现,很流行的,大家都读,比如日书,比如医书、术数、方技都是非常流行的书,并不一定是层次更高一些的儒经诸子。人都要得病,弄点医书,自己琢磨琢磨,就像“文革”时,到处都是赤脚医生手册。所以3号墓的这些帛书,反映的内容不一定狭窄,可能就是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书。

我在日本东方学会做过一个演讲,就叫《术数革命》。我讲“术数革命”就是说,你看商代、西周甚至到春秋的时候,主要是用龟壳和蓍草进行占卜。到了战国时候变化就比较明显,他会找一种选择书。因为选择书把原来的各种占卜都纳入里头了,比较成体系。所以日书这一类选择书,选择什么良辰吉日,变得很流行。日书实际上是一种日用大全,实际上到后来还一直有。

三联生活周刊:马王堆最多的术数方技类的书,过去其他地方看不到,也容易被大家忽略。多年研究,你的感受是什么?

李零:使我对古代的认识,打开了一扇窗户。所以我有时候跟他们开玩笑,我说你们是研究精华的,我是专门研究糟粕的,只不过我们如果经常只研究精华,不研究糟粕,就对整个思想史缺乏认识。后来我把这个说法改成“沙里淘金”,你们都研究金子,我研究一下沙子,这样可能就比较完整地了解古代思想的面貌。

汉初“黄老思想”的流变

三联生活周刊:前面你说到,这批帛书一出来,“黄老”这部分内容最受关注。人们常用“黄老之学”来描述汉初的思想潮流,可在马王堆帛书出土前,人们对黄老究竟何指似乎不太清楚?一些学者认为马王堆帛书《老子》乙本前面的几篇佚书是《黄帝四经》,认为这就是“黄老”之中的“黄”,你好像对此有不同意见。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汉初的“黄老之学”?

李零:“黄老”,“黄”就是黄帝,“老”就是老子。只不过,我认为这几篇佚书不一定就是《汉书·艺文志》中的《黄帝四经》,说它是一种《黄帝书》就是了。

因为这里头,像孔子他们是比较现实主义的,宗周,周的东西就是好的,顶多讲到尧舜,没有要托之远古。墨家和道家他们都是要托之远古的,是吧?那时候有一批人开始言黄帝,大家也比赛,你推一个老的,我还有一个比你更早的。

三联生活周刊:黄帝之学的兴起,应该是战国中晚期,何以“黄”与“老”并称,成为后来的“黄老之学”?

李零:这些应该都是很古老的,并不是说都是战国人自己编出来的黄帝。因为黄帝的东西,司马迁追溯的时候他也不敢乱讲,都是根据《大戴礼》中的《帝系》《五帝德》这些书来讲,他不是说好像孔子也不怎么讲黄帝嘛,所以我们也很难讲,但是《大戴礼》里面有这么一点东西。实际上《大戴礼》讲的是类似于《世本·氏姓篇》那样的古书,是为了追溯各种族姓起源的,那么黄帝就是出现在这种族姓起源的传说里面。

《老子》或者《庄子》这样的书,当然是一种哲言诗式的东西,有它的面貌。《黄帝书》实际上可以说是道家的一种建国方略。因为它里面讲到当时认为的大历史,在这种族姓传说里,它会把古代的各种传说人物跟宇宙组成一个庞大的体系,对姓氏进行追溯。《黄帝书》另外还讲发明。发明很重要,它有个《世本·作篇》,《作篇》里面就是讲这些古代的传说人物发明了什么东西,等于是一种学术的追溯,它把各种技术发明都放在谱系里,所以是一个比较庞大的体系。《黄帝书》和《老子》形成很强烈的对照——我形容《老子》,我说你读老子的书,如入无人之境,里头没有人;你读《黄帝书》就不一样了,里头是故事,上下古今什么都有。

这可能也是一个思想史的常态。搞宗教的人都知道,宗教组织想强调那个唯一性、至高无上性的话,必须经过抽象再抽象,最后进入无人之境,高级宗教最后都是有一个终极的东西就完了。我们普通人,受不了这种玄而又玄的东西,需要有一种具象的东西,所以要拜拜观音、圣母。

帛书《黄帝四经》,抄录在《老子》乙本卷前,分为《经法》《十六经》《称》《道原》四篇,是重新认识“黄老思想”的重要资料(张雷 摄)

三联生活周刊:所以是不是也可以说,从这个意义上“黄”和“老”很好地结合在了一块?

李零:是的,一个是玄之又玄的,一个是让我能有一些依据的,人这两方面的需要都有。尤其跟普通大众讲你不要拜偶像,他受不了这个。抽象概念中的美女没有用,老百姓还是要让你画出一个美女。人们对逝者为什么还挂一个像?有所寄托。

三联生活周刊:你在《说“黄老”》一文中也说过,“古人所说的‘黄老’之‘黄’从来都是泛指《黄帝书》,绝不限于道家之‘黄’”。我们是否可以将马王堆帛书中规模最大的术数方技类的书,都划入“黄老之学”的范畴?

李零:是,就是汉初的一种流行思潮。大家以往形成了一些传统的概念,比如说认为秦代除了办公的那些文件根本什么都没有,也没有文学,其实现在看来不完全是这样。比如说占卜,秦代也是占卜的,它禁诸子百家,并不禁这个。历代禁毁都有他当时的目的,到汉初也是,你觉得这个时候没什么儒书,好像也不是。

三联生活周刊:秦汉之际,黄老道家最为兴盛,后来为何逐渐退缩成为养生求仙一类的东西?

李零:“道”是比较根本的东西,汉学家觉得没法翻译,争论不休,有人认为是“方式”,有人认为是“道路”。最近美国考古学家罗泰写信给我,他说这个“道”应该是“逻各斯”。但我觉得“逻各斯”不是“道”,是“学”。在中国来说,《汉书·艺文志》的前三略是“学”,后三略是“术”,而且“学”里面是更多能体现“道”的。但“道”可能是一种更接近现在所说的意识形态那样的地位。比如说“道术将为天下裂”,表面看好像是一些学问的分化,其实是立场,他们的政治立场、文化立场不同。

道家的衰落,源于儒道争锋。墨学早就衰落了。儒学有很多派别,道家也有若干派别,汉初的黄老道家其实是道法家,与法家的关系特别大,原本跟政治贴得很近。后来与儒家争锋以后,败下阵来,在政治上没有话语权了,没有话语权以后就变成讲什么?讲养生的什么“熊经鸟伸、呼吸吐纳”。特别到了东汉,那更多的是神仙家。但是衰也不等于没有,而是可能更多潜入民间。

首先要理解中国文化结构最基本的东西,就是“有国家大一统,没有宗教大一统”,强调的是世俗国家来管宗教问题。所以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要适应这个特点,他们所有的斗争都要围绕这个。

文章作者

艾江涛

发表文章13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667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中读签约作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7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