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年味最浓当数少年时

作者:影子michelle

2018-02-16·阅读时长2分钟

488人看过

大年三十,热闹在手机里,礼花鞭炮,一串又一串。


女儿一个人在看春晚,她说,妈妈,帮我调到前面去,我要看前面的节目。


由于我们家不看电视,她都不知道电脑和电视的区别。这一代出生的孩子,从小就拥有了掌控权,即刻满足,中意的可以看上一百遍。


大年三十,和以往所有的大年三十没有多少区别,清静无为。


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有年味的春节,只有小时候那种三世同堂打开圆台面的年夜饭才是。


到外公外婆家里去,或者到爷爷奶奶家里去,吃不重要,只是盼望着和表的堂的一众兄弟姐妹们的疯闹才是真。


我比较盼望我的一个表弟过来,那时他在学校里有一代才子的称号,他一过来,我们就可以从见面到结束说个不停,笑个不停,口才之好令我倾倒。我也比较盼望和一个表哥见面,他风度翩翩,一支校草,会情意深深地弹着吉他,他告诉我那首优美的曲子叫《绿袖子》。


那些年的大年三十,有一年有一轮皎洁的月,有一年飞舞漫天雪。


又冷又美。


遗憾的是,无论表弟还是表哥,都是下午很晚被父母携来,又在晚饭结束后很早被父母带走。


话都说不完,还没尽兴就要分别,简直让我有点林黛玉似的忧怨。


好在,年夜饭之后,正月里还要走亲访友,能再见一次。


待我工作以后,连着几年,祖辈一年走一个,四年过后,年夜饭就式微了。同时因为父母辈之间的一些家庭恩怨,从此再也没有象象样样地聚起来过。


而我,差不多年年在外面,对我而言春节是一个法定节日,每一分每一秒都要在路上,都要眼前变幻着陌生风景。


记得有一年在太湖边的东山西山,湖边冷澈心扉,爬至山顶快被风吹倒。有一年走仙霞古道,江郎山,廿八都,除夕之夜来到一个充满柴火香的小村庄,空气中年味十足,但没有一个饭馆营业,差点连填饱肚子都成了奢望。


总会有一些同我一样不需要过春节的朋友们。在一起出行颇有脱尘况味:让七姑八婆见鬼去吧,我自潇洒风流。


土著们是无从体会到归乡游子们的心情的,2008年大雪封程,令我几个外地在沪的朋友们捶胸顿足。那一年我也没出去,吃了一顿简陋到难以忘怀的年夜饭,一朝失策,十年引以为戒。


人生的一道深刻的分界岭是当自己有了下一代,从此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起码我是这么认为的。看我女儿一个人看春晚看得兴致勃勃的样子,心想,独生子女们都会从小习得自寻乐趣的本领,想和小朋友们一起玩的愿望放了假就没法实现了。他们从小就没有大家庭的感官认识。社会已经分裂成一个个小家,传统的年味是否就只会留存在一代人的记忆中呢。


阿正问我今天大年三十,晚上吃什么。


曰:四菜一汤,足矣。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影子michelle

发表文章5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3人

杭州旧阅集客栈。公号:旧阅集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