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品物旨趣,大致能通品中国多半栖居长物。乾隆去了七次寄畅园,太过喜爱,遂令画师摹图写样,在京城仿成今日颐和园里的谐趣园,它几乎模仿了寄畅园的一切景点,连它曾经惠山园的名字,也在模仿寄畅园毗邻的惠山,但都形似神离,单以涉池长桥的品相为例,寄畅园的七星桥(图7),桥面石条仅琢踏面,以利人行,余面皆随山石自然以供品望,人工自然一气呵成,其古拙不在其年代之古,而在大巧若拙之拙;相比之下,谐趣园仿造的七星桥(图8),虽遍体雕琢,却工倍而事半,遗漏的还是相关自然品相的那一半,它虽雕琢出居所的富贵气息,却无法带出庭园栖居的山林意境。
02-18 19:46
0人推荐
0人转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