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酒与梆子腔 生于汾酒的故乡,从小对酒的认知浸润在黄土高原淳朴又浓烈耿直的民风中。太行山刚劲的风、梆子戏铿锵的乐、老白汾爽洌馥郁的香汇聚的乡情绵延不断,让人眼耳口鼻,皆有滋味。 汾酒历史悠久,《北齐书》中记载,北齐武成帝高湛曾书:“吾饮汾清二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绝唱“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代李汝珍在《镜花缘》中将汾酒推为五十余种名酿之首。 千百年来,与汾酒共生的还有山西的地方戏曲——梆子戏。“山乡庙会流水板整日不息,村镇戏场梆子腔至晚犹敲”是一副来自晋西的旧戏台楹联,描述了山西梆子戏在庙会期间连唱数日的盛况。事实上,不仅是在庙会期间,唱戏、听戏是农业社会时期山西民风中的日常。逢年过节、宗祠祭祖、灾旱祈雨、红白喜事、祛病求子都会请来不同规模的戏班搭台唱戏。在有戏台子的地方,小商贩应声而来,附近街坊也自发云集。 街坊们一边听戏、一边饮酒,是幼时常见的景象。在交通闭塞、精神文化匮乏的年代,戏曲与杯酒是常见的社交方式,也是难得的精神寄托与文化娱乐。梆子戏的传统故事是杨家将或岳家军类的英雄传奇、包公断案类的公案剧,还有白蛇传这样的爱情戏。高亢嘹亮的唱腔唱出了他们对英雄、对正义、对理想、对爱情、对生活的理解与渴望。记忆中,不曾识字的祖辈的历史知识是从戏文和唱段中积累的,甚至我对历史人物的启蒙认识也是听他们讲戏开始的。 剧本中人物的跌宕经历在高亢嘹亮唱腔中更显传奇,入口香绵甜润的酒香在五乐声中更显醇厚悠长,吟唱的是故事,品咂的是人生。
09-17 20:51
🌙 🌃、136*****583、伊言十语5人推荐
0人转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