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当中国超发货币、资本外流以及经济减速的预期反转,人民币也就有了重拾强势的基础。而人民币强势的来源,主要基于经济高速发展,劳动生产率迅速提升。一件商品,如果需要一个人一天完成对应的币值是一元,当效率提升一倍,一人一天完成两件后,其对应的货币含金量就提升了一倍。去年统计局曾做出报告,1996年到2015年的20年间,我国单位劳动产出(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速为8.6%,大大高于1.3%的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也明显高于美国1.6%的增速。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前的2005年到2007年间,分别比上年增长10.3%、12%和13.1%,均达到了两位数的增长。不过,该统计报告因认为中国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7.4%而广受质疑,如果以人均GDP判断,中国人均劳动生产率是美国的七分之一。 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打开了中国提升效率的大门,这既包括科技与管理对产业效率的直接改善,也包括人员从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部门转移带来的结构性调整。尽管面临经济增速下滑的“新常态”,去年劳动生产率增速为6.4%,仍远快于发达国家。而在长程的追赶过程中,后发国家通常以低汇率刺激出口开始,随后在贸易摩擦中不得不放弃干预,币值也往往经历漫长的上涨周期,如日本起飞40年,其货币从放开时的360日元兑1美元涨至120日元。韩国等“亚洲四小龙”,在上世纪80年代币值也均有一次逆转的过程。

09-19 08:57

0人推荐

0人转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