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杨绛和钱锺书对政治不热心,钱锺书的工作每月要到南京去汇报,早车去,很晚才能回到上海。一次回来得很早,杨绛在《我们仨》中回忆,因为当天的晚宴要跟蒋介石握手,他就提前溜了回来。他俩也并不对新社会抱有一厢情愿的想象。杨绛在《我们仨》中写道,抗战时期,钱锺书的拜门学生经常请老师为他买书,其实是供老师读书。钱锺书新书、旧书买了不少,都盖有“借痴斋”的图章,这其中就包含有介绍苏联铁幕后面的书。英文小说《1984》和《动物农场》,他们也十分熟悉。杨绛写道:“我们的阅读面很广,所以,人心惶惶时,我们并不惶惶然。”

05-08 13:46

0人推荐

0人转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