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潘玉良的各种记述,笔墨大都放在描述她和潘赞化的传奇感情经历上面。确实,如果没有潘赞化,潘玉良无法走上职业艺术家的道路。1913年,革命党人出身、位居芜湖海关监督的潘赞化帮助18岁的潘玉良脱离了青楼的处境,介绍她跟随自己的朋友、上海图画美术学院教师洪野学画,支持她入读上海美术学校西洋画科,与男同学同处一室学习素描、描摹人体。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潘赞化娶了潘玉良,又送她留洋深造,与其说是为了爱情的付出,不如说是更看重她不寻常的艺术才华。 从1937年潘玉良第二次赴法,到1958年潘赞化去世,他们二人在这20年时间里无法见面,但不停地通信。后半生在法国的40年,潘玉良“一不入籍,二不谈恋爱,
02-11 09:02
0人推荐
0人转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