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后妃列传》中记载了这样一段历史:西魏文帝元宝炬与皇后乙弗氏感情很深。迫于北方边境的军事压力,文帝娶了游牧民族柔然首领的女儿,同时废除了乙弗氏的皇后之位。乙弗氏先是在长安的一座寺院出家为尼。不久柔然公主知道她仍和文帝有往来,就将她放逐到秦州,去投靠儿子、秦州刺史元戊。在秦州时,乙弗氏仍然和文帝保持通信,文帝“密令养发,有追还之意”。后来柔然大举进犯,不少人都议论是由于柔然公主的不满。为了避免和乙弗氏有儿女情长的嫌疑,文帝密令乙弗氏自尽。史料明确记载,乙弗氏去世后,“凿麦积崖为龛而葬,号寂陵”。对于寂陵的位置,研究者基本达成共识,是编号为43的洞窟。43窟的形制非常特别,有前、中、后三部分。最前方应该是拜廊,是供后世跪拜的位置;中间是享堂,用来供奉排位;最后是长方形的柩室,为了存放棺木。墓室是空的,因为后来乙弗氏的棺椁被迁了出去,按照她生前的遗嘱,与文帝合葬在长安附近的永陵。现在看到的雕塑都是宋代放进去的,利用了洞窟的空间。
03-16 21:34
0人推荐
0人转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