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当隋唐时期久违的统一和安定重新降临时,佛陀的面容就又出现了变化:隋塑的方面大耳、短颈粗体、朴达拙重是过渡特征,到唐代,健康丰满的佛像形态便出现了。学者王梅格分析道,唐代因为要突出丰圆的体积感,就会对造像的微笑以限制,微笑幅度减少,变得微妙和含蓄了。同样是表现微笑,麦积山的北朝雕塑有着千姿百态的描摹手段。如果将北朝不同时期的造像面容做以拆解和对比,就能发现眼睛的位置、上下眼线的弧度、嘴角上翘的程度都会让笑容有不同的意味

03-16 21:21

0人推荐

0人转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