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不少研究者都注意到了北魏中晚期开始,佛陀脸上开始绽放出来的微笑。李泽厚在《美的历程》里写这个时期的石窟艺术,佛传、佛本生故事充满壁画的洞窟,以割肉贸鸽、舍身饲虎、须达拏乐善好施和五百强盗剜目故事最为普遍。在一片阴冷、惊恐、血肉淋漓的壁画世界里,中间的佛像则是宁静超然。“以洞察一切的睿智笑容为特征。”“似乎肉体愈摧残,心灵愈丰满;身体愈瘦削,精神愈高妙;现实愈悲惨,神像愈美丽。”那些以自我牺牲为主题的壁画就好像悲惨的社会图景——魏晋南北朝期间,尽管有短暂的和平和局部的安定,无休止的战祸、饥荒、疾疫和动乱才是主流。而在有着如此面容的佛陀面前,人们则可以把美好的愿望寄托。

03-16 21:20

0人推荐

0人转推